毛主席晚年最担心的是什么?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毛主席晚年曾经有三次动容大哭。其中一次就是1975年毛主席做了眼科手术后的令人心动的大哭。那是1975年7月23日深夜10点,毛主席做了眼科手术。术后,国医大师唐由之没有立即离开毛主席,而是陪伴了一段时间。白内障手术后不久,毛主席能够看文件看书了,有一天,唐由之在书房陪毛主席看书,忽然,听到毛主席大哭起来,哭得浑身颤抖,哭得白发抖动,哭得撕心裂肺,满面泪水,泣不成声。后来,唐由之发现毛主席是在读南宋词人陈亮的一首词《念奴娇·登多景楼》。当毛主席读到“危楼还望,叹此意,古今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北界。一水横阵,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斗”时,痛苦难抑,忍不住放声大哭。“六朝何事,只因门户私斗”,这最后一句无疑牵出了毛主席暮年的无限感慨。毛主席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家牺牲了六位亲人,却没有流过泪。可这却让他如此动情伤心,这是为什么?可想而知,他最担心的是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未来。想到六朝的旧事,原来不过是为少数私家的狭隘利益争斗罢了。由此联想到他亲自缔造的这个政党会不会变质,担心自己亲手创建的这个国家会不会变色,担心老百姓会不会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担心他和他的家人及无数的革命先烈的血会不会白流。
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读到“六朝何事,只因门户私斗”时,如此动情伤心,一是借鉴历史,二是联系现实。而深深地担忧自己建立起来的政党、国家,担忧自己的人民。毛主席想到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我们的共产党人当年投身革命,都充满了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多少同志在革命中牺牲,再也看不到明日的太阳,但这些依然没有吓住一批一批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这个民族的将来献出生命。
新中国成立了,天下也打下来了,人民安定了。但那些曾经一起奋战的同志,有些思想却发生了改变,与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对自己提出的“主要问题”不能理解和接受,想到这些,毛主席晚年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想到那些同志当年在战场上奋不顾身,躲过战争时期的飞机大炮,却在和平时期的糖衣炮弹面前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倒下了。一些同志成为了新中国的“李自成”。想到自己的身后事,感到自己到了晚年,已力不从心了,想到这些,不禁心生悲凉,情不自禁地伤感起来。
建国70周年大型文献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作为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毛主席不断观察和思考新兴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极为关注艰难缔造的党和人民政权的巩固,高度警惕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消除党和政府中腐败现象和特权、官僚主义等现象,不断进行探索和不懈斗争。”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