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8个外交故事!
1964年8月20日,肯尼亚友好代表团访华。
当日晚上,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肯尼亚代表团,外交部部长陈毅、副部长王炳南等人在座。
会谈期间,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讲到:
“肯尼亚前途光明,整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前途都是光明的。有些人看不起我们,但是我们不要看不起自己,别人看不起是别人的事,自己看不起自己就不好。”
毛主席的谈话,通俗易懂且充满哲理,非常有魅力。
回望历史,上世纪60年代,亚、非、拉等殖民地国家,在中国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成功革命样板激励下,掀起一股反帝、反霸、反殖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浪潮。
从世界范围内看,毛主席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导师,还是亚、非、亚各国人民解放独立运动的精神领袖,在第三世界享有崇高地位,备受尊崇。
以1964年外交故事为例,我们就可知晓毛主席在第三世界的广泛影响力,以及被世界人民普遍尊崇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观察、解读。
01
1964年1月12日,毛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重要谈话。
公开支持巴拿马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指名道姓地批评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言辞激烈地斥责美国企图称霸全世界的不法行径。
并号召所有受到美国侵略、控制、干涉和欺负的国家要联合起来,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保卫世界来之不易的和平。
毛主席在谈话中讲道:“全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一定会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
从舆论角度分析,毛主席在官媒发表“支持巴拿马反对美国侵略”的谈话,代表的是中国的立场与态度。
此举,有力鼓舞了巴拿马人民反抗美帝侵略的斗争信心,其穿透力不亚于坦克和导弹。
从哲学角度来分析,毛主席指名道姓批评美帝国主义,指出美帝是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这是在强调矛盾的斗争性。
强调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而是为转化矛盾创造一定的条件,即为迎接和平打基础。
02
1964年1月16日,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巴西共产党(新党)代表。
会谈期间,毛主席还同对方分享了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用充满哲理的语言讲到: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这是讲生命力的事物。没有生命力的事物则相反,他们总是由大到小,由强到弱,最后不存在。”
从谈话的片言碎语中,我们可以读到毛主席睿智伟岸的革命导师形象,霸气且充满哲思的语言,总是让人大彻大悟,醍醐灌顶。
交谈过程中,毛主席多次提醒对方,搞革命需要懂得开展农村工作,并交代对方不要完全照搬中国模式,要结合巴西国情的特殊性来思考。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