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2024-07-31
作者: 李雨西 黄力 宋锋 来源: 党史博采

  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时代,毛泽东同志就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投身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为了找到中国的出路,毛泽东同志‘向大本大源处探讨’,在反复比较和鉴别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从此一生追寻,矢志不移。”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从青年起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摸索改变社会的现实途径,并在这过程当中树立起崇高的社会理想与高尚的家国情怀。

  青年毛泽东的“求学之路”

  从1910年秋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到1918年暑期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再到1918年和1919年两次前往北京工作学习,在近10年里,毛泽东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深刻转变。

  离家之际,青年毛泽东以一首豪言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来表达他的雄心壮志。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毛泽东深受维新思想影响,对康、梁二人非常崇拜。他曾这样评价《新民丛报》等书:“这两本书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东西方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了初步思考,他曾这样批注“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可见,青年毛泽东开始用世界眼光来思考中国社会的问题,推崇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在湘乡驻省中学,毛泽东深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拥护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卷入辛亥革命的浪潮。在这里,毛泽东经常阅读《民立报》并发表政见提议由孙中山担任大总统,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为外交部长。后来,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他当时的想法:“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毛泽东投笔从戎。军旅期间,毛泽东第一次读到谈论社会主义的文章,这是他最早接触“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但实际上他听到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不过是改良主义的一种翻版罢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许多省份宣告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毛泽东自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便退出军队,总共当了半年兵。

  随后,毛泽东投考了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等,但都不如意。最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在这所学校里,他只呆了半年,愈发觉得刻板的教学模式和校规不能使自己满意,便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自修生活。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的半年自修生活,毛泽东曾这样总结“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由于经济原因和环境所迫,自修读书生活难以为继。此时,毛泽东已近20岁,他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

  经过慎重思考,毛泽东决心回校求学。1913年春,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读书。次年春,四师与一师合并,直到1918年暑期毕业,毛泽东总共做了5年半的师范生。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和锻炼是全面的,他不仅具备了扎实的学问基础,而且开始形成独立的思想见解,有了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1918年8月,毛泽东来到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经杨昌济的推荐,毛泽东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在这里,他同李大钊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交谈,结识了一批社会名流。1919年12月,毛泽东率领驱张代表团第二次赴京。通过两次北京之行的所见所闻,青年毛泽东确立下终生的信仰并且从未动摇。

  青年毛泽东的“求学之路”辗转多地,从湘乡、长沙再到北京,这期间他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思想变得成熟。在此期间,毛泽东对社会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为他日后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年毛泽东的“师友之道”

  在青年毛泽东成长的关键阶段背后,离不开老师对他的指导,并且毛泽东与老师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而是亦师亦友。

  早在毛泽东投考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时,就因不是本地人而受到歧视。主考老师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极力向校长李元甫举荐毛泽东。李元甫是一名爱国开明的教育家,在阅读了毛泽东的文章后,大加赞赏。毛泽东得以顺利入学。

  在校期间,毛泽东的文章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讲评。国文教员谭咏春看了毛泽东作的《宋襄公论》后评价其“文笔泼辣,立意高远,见解炯异于流俗”;“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校长李元甫和老师贺岚岗非常器重毛泽东,说:“学校取了一名建国材。”在贺老师的举荐下,毛泽东得以顺利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省会长沙,他的视野变得开阔,思想更加成熟。

  在湖南一师求学的5年半对毛泽东产生了巨大影响。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一师:“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国外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好学校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有一批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当时,孔昭绶出任湖南一师校长,他是一名开明的教育家,前后两次出任一师校长,对学校进行全面改革,大力推行民主教育。担任校长期间,他广纳贤才,聘用如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等一批社会知识分子。

  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他后来曾这样回忆:“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徐特立倡导的阅读习惯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能贪多求快,囫囵吞枣,而要少而精,看透事物和问题的本质。在一师期间,毛泽东效仿徐特立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在阅读的文字和段落旁边做批注,记下自己的见解。几年来,毛泽东做了不下于百万字的批注和评语。在一本不厚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中,毛泽东仅做的批注就达一万三千余字。可见毛泽东在读书时的深入思考。为了庆祝徐特立的六十大寿,毛泽东专门发来贺信指出:“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从中不难看出,徐特立在毛泽东心中地位之高。

  杨昌济也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曾这样回忆恩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毛泽东与杨昌济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两人相交甚深,下课之余,他时常去老师家里探讨学问。1915年7月,毛泽东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评价杨昌济:“弟近年来所有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在所有学生中,毛泽东和蔡和森最受杨昌济器重。病重期间,杨昌济还极力向章士钊推荐二人:“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毛泽东后来这样回忆与杨昌济的关系:“在我的青年时代杨昌济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后来在北京成了我的一位知心朋友。”

  1918年、1919年毛泽东两次来到北京,与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深入接触,他们对于帮助青年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曾这样深情回忆李大钊:“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一句“真正的老师”道出了毛泽东对李大钊的深切景仰之情。

  青年毛泽东的“游学之方”

  青年毛泽东除了阅读“有字之书”,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阅读“无字之书”。青年毛泽东特别推崇通过游学来达到了解社会的目的。在湖南的方言中,“游学”也就是所谓的“打秋风”,通过“打秋风”式的社会实践,青年毛泽东深入农村,对国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农村百姓生活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当大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之时,毛泽东却不为所动,坚持留在国内。他曾这样解释原因:“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他热衷于帮助筹备赴法勤工俭学一事,自己却选择留在国内。毛泽东指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就已经认识到了研究国情的重要性。他曾在《讲堂录》的笔记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可见,青年毛泽东从一开始就主张知与行的统一。

  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萧子升携带简单行李便踏上了游学之路。他们出发时,身上没有携带钱财。一路上,他们接触了大量人士,包括农民、开明绅士、劝学所所长、方丈、财主等,前后行程近900余里,历时1个多月,途经长沙、宁乡、安化、益阳和沅江5县。这一趟行程他们既磨炼了意志,又增长了见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现实和农村风土人情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记下了大量笔记。回到学校后,他的笔记在师生之间广泛传阅,可谓“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1917年秋,毛泽东与张昆弟等人前往昭山开展社会调查。同年寒假,他又来到浏阳文家市,在陈赞周家暂住了几天,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针对当地缺乏种树的习惯,毛泽东以身作则,亲自动手栽种了几棵板栗树。毛泽东认为,种树是造福后代的善举,鼓励当地农民多种树。1918年春,毛泽东又与蔡和森来到洞庭湖畔,游历湘阴、岳阳、平江和浏阳多地,历时半月之余,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通过一系列游学活动,毛泽东获得了大量书本以外的知识,对民间疾苦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青年毛泽东通过游学方式所进行的社会实践,为他日后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后来之所以能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等文章与他青年时期就养成的深入社会实践的本领密不可分。

  青年毛泽东的“斗争之术”

  在毛泽东的一生当中,“斗争”二字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毛泽东曾在日记中记载:“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4页)早在少年时期,毛泽东就与父亲斗智斗勇。他曾这样回忆:“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在与父亲斗争的过程中,毛泽东总是处于胜利的一方。

  1915年,袁世凯为了获取日本帝国主义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到一师校园,全体师生慷慨激昂,掀起了大规模的仇日反袁斗争。青年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在这场反袁斗争中,毛泽东处在斗争一线,经常走上街头进行演说或撰文批判。

  在一师期间,毛泽东曾率领一支志愿学生军开展了一次护校斗争,巧妙击溃一支退败的北洋军队。1917年11月,北洋军王汝贤部正向长沙一带退却,在离长沙城很近的地方休整,因不知长沙城内的虚实,不敢贸然进城,他们所到之处,农民的粮食都被抢走。毛泽东利用这支军队又疲又饿的弱点,战斗力下降,大胆组织学生志愿军200多人手持木枪,同时又联络附近的警察,而且还以鞭炮制造大的声势,成功将溃军击退,全部缴械,有效地保卫了全体师生的安全。事后,全校师生高度评价毛泽东浑身是胆!青年时期毛泽东这样有勇有谋的斗争还有很多。

  1919年4月,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了长沙的爱国学生运动。毛泽东曾对周世钊说:“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正在因外交失败消息引起悲痛和愤怒,正在酝酿开展爱国运动,湖南也应该搞起来。我想在这方面做些工作。”回到长沙后,毛泽东将他这几个月在北京和上海的所见所闻、接受的新思想介绍给老师和一些新民学会会员。为了响应北京的爱国学生运动,毛泽东广泛接触湖南各界人士,包括在校学生、教育界、新闻界等精英人士,争取大家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领导成立了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了学生罢课运动。各校学生纷纷响应学联号召,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席卷全省。以毛泽东为首的青年学生群体在这场运动中,组织严密,目的明确,十分讲求与敌人的斗争策略。在开展运动的过程中,他们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团结了一大批青年群众。之后,毛泽东又领导学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以此反抗张敬尧的野蛮行径和黑暗统治。

  青年毛泽东曾指出:“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他是一个不服输、具有鲜明个性的优秀青年。面对旧势力的压迫和腐朽统治,压迫的愈深,青年毛泽东越是勇敢,斗争的精神越饱满,劲头越十足。

  青年毛泽东的“健体之策”

  在毛泽东的世界里,不仅要多读书,丰富精神世界,也要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毛泽东很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他出生于农村,从小就下田劳作,他的两个哥哥出生不久便夭折。因此他深刻体会到健体的重要性。毛泽东曾在给黎锦熙的信中指出:“弟身亦不强,近以运动之故,受益颇多。”可见,通过体育锻炼给毛泽东带来了许多身体上的好处。与此同时,强健体魄也是毛泽东那一代青年人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的鲜明写照。青年毛泽东尖锐地指出我国民族“国力恭<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十分重视体育锻炼,有一些体育项目,他一坚持就是几十年。后来,毛泽东曾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这样回忆体育锻炼给他带来的好处:“这对于增强我的体格大概很有帮助,我后来在华南多次往返行军中,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中,特别需要这样的体格。”

  早在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就深受杨昌济的影响,经常洗冷水浴,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他认为这是锻炼身体、磨砺意志的一种方法。冷水浴能带来两种好处:一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二是培养自己战胜苦难的勇气。除了洗冷水浴,毛泽东体育锻炼的项目繁多,包括游泳、雨浴、风浴、日浴等。毛泽东经常和蔡和森等人跋山涉水、露宿野外。毛泽东曾这样回忆:“我们也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嚷,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甚至到11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这一切都是在‘体格锻炼’的名义下进行的。”

  毛泽东不仅进行身体上的锻炼,而且还将锻炼身体上升到学术的层面,对体育锻炼进行理论系统地阐释。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公开发表他的第一篇论文《体育之研究》,在这篇文章当中,毛泽东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毛泽东认为,学习固然重要,但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在一师的校园里,毛泽东还发明了“六段运动健身操”,学习之余,毛泽东走出教室,经常带领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做操。只有体格健壮了,学习才会精力充沛、精神饱满,方能达到改造社会之目的。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