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晚年的孤独
一、
这种孤独背后的思想脉络,是可以沿着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去思考和探索的。
这个问题就是:在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里,是否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在世的历史时期里,这个问题是没有解决的。原因非常简单,那时候全世界都还没有一个国家建成社会主义。他们的理论体系,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深刻批判,揭露出这种生产秩序是如何源源不竭地生产出无产阶级,从而论证出这种秩序最终又必将被它所亲手创造出来的无产阶级所埋葬的历史必然性。
在旧有的生产秩序被埋葬以后,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被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剥削的新社会,这个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但是,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形态,都是从旧社会的母胎中诞生出来的。因此,原本就存在于旧社会里的各种差别必将长期存在,比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工人和农民的差别,城市和农村的差别等等,即使同样是脑力劳动,同样是技术工人,同样是城市,它们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这些差别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法权而客观地存在着,所以即使是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仍然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来逐渐消除这种差别,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更加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这个很长时间的过渡时期,就是我们说的社会主义时期。
从本质上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这个过渡的历史时期之所以会存在,原因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法权存在,即旧社会制造的人与人的差别,人与物的差别还普遍存在,而不是因为什么物质丰富程度不够。
但是,这些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比如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存在,是以怎样的形式而存在呢?是阶级的形式,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
这个问题演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自然就变成了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否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未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二、
到了列宁时期,他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了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权刚刚建立之初,它不仅要面对国外资产阶级的敌视,同时也要时刻面对国内被推翻的资产阶级的反扑。
因此,在列宁看来,整个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里,都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既然有无产阶级专政,那当然就意味着必然是有被专政的对象的,否则你向谁专政嘛?这个被专政的对象,在当时就是指的国外敌视社会主义的帝国主义力量和国内被打倒的资产阶级势力、封建势力。
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大规模的发展生产力,不断地改造社会,才能巩固社会主义。
可以看出,在列宁的观点里面,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存在着阶级的,所以必须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他这里所指的敌对阶级,主要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国外帝国主义力量和国内被打倒的原有旧势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