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毛泽东如何挥就神来之笔,吃掉阎锡山的王牌“独2旅”?


图片

  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胜利,我们在观网开设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一起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这一专题的时间跨度,大概从1935年底中央到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开始,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包括如何突破困境,通过主动作为转变时局,促成国共合作,结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如何进行预见性的思想理论准备,如何在敌后打胜仗,如何发展壮大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还有在抗战中如何建党建军,如何建设根据地,如何处理统一战线中各种矛盾和摩擦等问题。

  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洗礼之后,系统总结了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又在指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实践中,解决了种种前所未有的难题形成的。这是一个极其曲折丰富、最后走向胜利的理论和实践过程,让我们一起踏上征程吧!

  第一部分:扭转历史车轮

  四、胜利东渡后粉碎晋军的战役进攻

  这一节的主题是:胜利东渡后粉碎晋军的战役进攻。主要讲红军东渡黄河后,战场上遇到了什么样的新难题,毛主席是怎样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有条不紊地指挥红军作战的。

  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军事实践案例中学,知道他在实践中是怎么做的,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红军东征是一个难得的样本。

图片

  【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

  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之后,1936年2月20日,红军东征战斗打响,到5月5日回师,一共75天。在这个过程大致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突破黄河防线,占领晋西有利阵地。顺利解决了能不能过河、过河后能不能站住脚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大战兑九峪,粉碎阎锡山组织的战役攻击。这也是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实现战略目的的关键之役。我们一些史书一般称之为战斗,但这应当是战役级的,双方投入了几乎全部主力,阎锡山甚至称为与红军的会战,毛主席在电报中曾称之为战役攻击。第三个阶段,是发展胜利战果,兵分三路袭敌。敌变我变,我变敌变,斗智斗勇,虚虚实实,演绎出惊心动魄的战争智慧。第四个阶段,是南北两路回拢,胜利回师西渡。解决了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回得来的问题。

  要知道,这是在陕北根据地被四面围困的背景下,红军倾全力出动进行的攻击作战,毛主席指挥仅万余红军,进入山西腹地对决十数万晋军和蒋介石的中央军,竟能搅得对手周天寒彻,最后得胜而归。从此,推开了新的历史阶段的大门,开启了历史新时代的序幕,引发出扭转历史车轮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和军事上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改变时局的领导权,东征可谓毛主席战争史上的神来之笔。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