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是如何培养干部的?
1
前一篇文章聊了“内圣外王”的教员,这篇就把里面的一个细节展开说说,即教员是如何确定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定位,并制定干部政策,让我党拥有上百万三八式干部,真正成为全国性政党的。
如果你擅长举一反三,其实也可以把教员的这些做法,看作是创建团队、发展团队甚至是做领导的行动指南。
接下来,我们简单梳理一下。
1938年9月底,我党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教员做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详细论述了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分析了统一战线和独立自主的界限,并探讨了吸纳党员、培养干部等问题。
这份报告的一部分,后来被收入《毛选·第二卷》,改名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文章开篇,教员就开宗明义的指出:
“同志们,我们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我们必须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建设新中国,也一定能够达到这些目的。但是由现在到这个光明前途的中间,存在着一段艰难的路程。”
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建设新中国,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历史任务,必须同步推进,不能厚此薄彼。
但要完成这两个历史任务,非常困难,怎么办呢?
教员认为,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
在举国抗日的大环境中,全国人民的爱国情绪高涨,爱国主义是无可辩驳的正确思想。我党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一环,国际主义是与生俱来的思想基因。那么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如何对立、统一?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党领导抗日战争,就容易被误解为保卫苏联、保卫共产国际,难以和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融合。
于是,教员紧接着就分析道——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
“因为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使民族得到解放。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
意思就是,日本侵略者是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不仅践行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时也践行了帮助日本人民的国际主义,以及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国际主义。
爱国主义即国际主义,国际主义即爱国主义。
三言两语,教员就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融合起来,成为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最高纲领。
这就叫从大本大源着手,这就叫高屋建瓴。
2
既然我党要用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领导抗日战争,那么现有的共产党员做为中坚骨干力量,应该怎么做呢?
这是教员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教员认为,现有的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作用、模范作用——
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共产党员应该是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
和友党友军发生关系时,共产党员应该坚持团结抗日的立场,坚持同一战线的纲领,成为实行抗战任务的模范。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实意的和友党友军商量问题,成为统一战线中各党关系的模范。
政府工作中,共产党员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
民众运动中,共产党员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
总而言之,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和墨家圣徒、儒家圣人一样,大公无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
只有这样,共产党员才能成为人民的领袖,在各自的工作中做出最大的成绩。
每个共产党员都成为人民的领袖了,他们组成的政党,岂能不是人民的领袖、抗日战争的领袖?
3
现有的共产党员毕竟是少数,他们组成的政党毕竟处于弱势地位,仅凭自己的力量,做的再好也难以快速破圈。
如何利用杠杠,撬动其他方面的资源,用最短的时间把事业做大做强,便是教员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
教员在文章中,明确提出两个方向。
党的方面,要团结全民族,坚持统一战线——“只有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族中的一切生动力量,这是唯一无二的方针。”
和其他政党、组织统一战线,求大同存小异,把抗日战争和建设新中国这项共同事业做大做强,我党身处其中,自然是深受其利的。
用商业术语来说,这就相当于几家公司合资做一个大项目,成功以后再按比例分红。
党员方面,要尽一切努力吸纳合格的党员——“共产党必须扩大自己的组织,向着真诚革命、信仰党的主义、拥护党的政策并愿意服从纪律、努力工作的广大工人、农民和青年积极分子开门,使党成为一个伟大的群众性的党。”
一旦和占人口多数的群体建立统一战线,那么这些群体就是我党的坚实后备军,并随着抗战事业越做越强,逐渐成为我党的忠实党员,壮大我党的力量。
商业上,这叫扩大用户群体,保证项目成功以后,在几家合作者中获得最大比例的分红。
而这两个大方向的工作启动以后,党和党员都不能以老大哥自居,必须按照前面的要求,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各方盟友一起工作——
“在一切有愿意和我们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存在的地方,共产党员必须采取和他们一道商量问题和一道工作的态度。那种独断专行,把同盟者置之不理的态度,是不对的。”
水低能成海,人低能成王。
事业还没有做成,就牛逼哄哄高人一等,那是把路走窄了呀。
但无论统一战线还是吸纳党员,都不是没有门槛的,否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很容易让事业中途夭折。
于是,教员在文中特意叮嘱了两个关键点——
“共产党员应该随时注意那些奸细分子,用真凭实据揭发他们的罪恶......揭发和清除奸细,是和扩大和巩固民族统一战线不能分离的。”
“如果只谈统一性,否认独立性,就是背弃民权主义,不但我们共产党不能同意,任何党派也是不能同意的。”
奸细混进党的队伍,容易破坏党员的纯洁性,党放弃独立性,容易被其他党派融合兼并,所以教员专门提了揭发奸细和保持独立,给两个大方向的工作打上补丁。
4
完成前面的一系列大纲铺垫,教员终于讲到了最关键的部分,也是对现代人最重要的部分,即如何培养干部。
在教员看来,干部不是招来就能用,更不是下了命令干部就能完美执行,而是需要做多维度的工作,才能得到一个能用的干部、一个能认真落实命令的干部。
那有哪些维度呢?
其一是关心党的干部,也要关心党外的干部,不能因为某些干部暂时不是党员,就把他排斥在外,伤了他的心。
此为扩大干部群体,不局限在小圈子里选材用人。
其二是善于识别干部。
识别的方法,是调阅干部的学习履历和工作履历,查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进而分析这名干部是不是能够担大任,而不是仅凭一个时间段的一件事,就给这名干部下定论。
例如红四方面军的干部,虽然绝大部分都追随张国焘南下四川,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们毕竟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做出巨大贡献,是革命的功臣,所以他们没有被一刀切,仍然得到不同程度的任用。
教员识别干部的方法,其实是把“猛将发于卒伍、宰相起于州部”提升到理论高度。
其三是善于使用干部。
教员认为,领导者的责任无非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那些计划、决议、命令、指示都属于出主意,落实这些计划、决议、命令、指示就必须用干部。
出主意非常考验领导者自身的水平,用干部则考验领导者自身的道德操守。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用干部无非是“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搞团团伙伙的领导者喜欢任人唯亲,大公无私的领导者才能做到任人唯贤。
于是,教员要求党内的领导者,使用干部要坚持正派公道的作风,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
其四是爱护干部。
这段非常精妙,我直接贴原文——
指导他们。这就是让他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同时,又适时地给以指示,使他们能在党的政治路线下发挥其创造性。
提高他们。这就是给以学习的机会,教育他们,使他们在理论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
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有委托而无检查,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
对于犯了错误的干部,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只有对犯了错误而又不接受指导的人们,才应当采取斗争的方法。
照顾他们的困难。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项困难问题者,必须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
爱护干部的方法共五条,换位思考一下,你的领导这么爱护你,你能不全面发展快速进步吗?你被领导这么爱护,能不好好工作吗?恐怕直接就有一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冲动吧。
5
思想厘清了、作风明确了、统一战线启动了、干部培养了,那后续还需要做什么呢?
后续要做的就是,保持现有成绩,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保持现有成绩,必须依赖民主制度。
因为要想各项工作做的生动活泼,所有党员和领导干部需要有积极性,而积极性的具体表现便是创造能力、负责精神、努力工作、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并批评缺点、以及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教员认为,没有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党员和领导干部就不可能有积极性。
于是,教员要求党内推动民主化,提高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并在党内进行民主教育,让党员懂得什么是民主生活,什么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党内又该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依靠学习。
我党是共产主义政党,马恩列斯的著作是必须学习的经典,于是教员号召全体党员,要学习马恩列斯通过生活和革命研究出来的一般规律,更要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方法。
教员断定,如果党内有两百个系统学会马克思主义的同志,就能极大提高党的战斗力,加快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进程。
此外,还要学习中国历史。
教员的深邃思想,是中国历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体,他非常清楚中国历史文化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教员又和国际派斗争多年,非常清楚空洞的理论教条,会给中国革命带来多么巨大的危害。
于是,教员号召全体党员学习中国历史,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把孔夫子到孙中山都研究一遍,批判的继承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遗产。
他这么做,根本目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在他的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推陈出新。
唯有如此,党的革命事业才能如滚滚长江一样,滔滔不绝,奔入大海,泽被世界。
6
教员的文章,梳理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
虽然简略了些,但逻辑是清晰的,也把教员发展团队、培养干部的方法论捋清了,如果大家想详细研究,就去看教员的原文吧,总共17页,倒也不长。
看完以后,大家可能体会到一些,来自革命导师的震撼。
叶帅晚年曾说:
“我们这些人,从一定意义上讲,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让我们从心底佩服一个人不容易。别人也当过头、掌过舵,但都不行。只有主席能把我们这些人聚拢起来,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
从教员的文章就能感受到,叶帅真不是谦虚,人家说的是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