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计划拆除成都天府广场毛主席像,为何最终保留?

2024-12-30 5797 7
作者: 百晓生谈历史 来源: 百晓生谈历史

  2008年5月19日,成都市民自发聚集在天府广场,悼念5·12地震中的遇难者,许多鲜花被整齐摆放在广场中央毛主席像的周围。

  一些上了年纪的成都市民抬头望向这尊巍峨肃穆的毛主席像时,不禁潸然泪下。

  其实在40多年前,这尊毛主席像险被拆除。

  紧急时刻,他所热爱的人民站了出来……

  成都自古以来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而天府广场正是这个“天府之国”的地标性建筑。

  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不仅是人流汇聚的地方,更代表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天府广场正是美丽成都的缩影。

  谈及这座广场的建设,以及毛主席像为何会摆在天府广场的中央,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今天的天府广场,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时期的“蜀王宫”。公元1644年,张献忠攻陷成都,曾以此地作为皇宫。两年后撤离时,纵火焚城,将其毁于一旦。

  1655年,清政府在原“蜀王宫”的地址上建设“贡院”,此地成为全省举人应试之地,最大规模时可让14,000人同时进考。

  此后的民国时期,这里先后被用作军政府、学校和民政办事机构,其建筑群基本上被妥善保留,成都老百姓仍习惯称之为“皇城”。

  进入20世纪50年代,在大规模城市改造和一系列政治运动中,“皇城”遭受巨大破坏,直至消亡。

  到了1968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成都市政府在位于今天天府广场正中央的位置,启动修建毛主席雕像和展览馆的工程。

  据说每天都有2000多人参与义务劳动,四川各地人民更是毫不吝啬,拿出了自家珍藏的“宝物”,比如宜宾地区就献上了珍贵的楠木和白果木,宝兴县将整块的大理石先运到云南打磨,再运回成都,

  经过一年的紧张修建,至1969年10月,展览馆与毛主席雕像几乎一前一后落成。

  这尊总高达20米的伟人像是由一块重达56吨,取材于攀枝花的汉白玉原石,再经数十位雕塑家精心制作而成。建成后的毛主席像基座高达7.1米,寓意着党的诞辰;伟人像高12.26米,代表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基座四面镶有七朵葵花,象征当时四川七千万民众共襄盛世之举。

  而在雕像后面的则是“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现在展览馆已经成为四川科技馆,同样是成都地标建筑之一。

  又过了八年,1977年2月,成都市政府批准成立“成都市人民南路东西广场改造建设指挥部”,对人民南路东西广场进行拆迁,面积达到九万平方米,形成现在天府广场规模和草坪,为后续建设创造条件。

  直至1999年10月,成都市政府调整建立“成都市天府广场建设指挥部”,具体组织协调建设工作。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