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关于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思考
1959年,毛澤東和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秘書長徐萌山
1948年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准确地估计到国民党将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台湾。如何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其中包括解放台湾,毛主席深入思考,战略运筹,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中央军委也开始进行解放台湾的战役准备工作。
一、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
在中国人民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1949年1月6日至8日,毛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1949年和1950年将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两年。
2月1日至3日,毛主席和苏联特使米高扬在西柏坡会谈时,谈到中国还有一半领土尚未解放时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现在估计国民党的残余力量大概全要撤到那里去,以后同我们隔海相望,不相往来。那里还有一个美国问题,台湾实际上就在美帝国主义的保护下。台湾问题比西藏问题更复杂,解决它更需要时间。这是毛主席最早谈到台湾问题。
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集中讨论党的工作重点从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问题。毛主席指出,辽沈、淮海、平津三战役以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今后是要解决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国民党剩下的一百多万作战部队。应依据情况运用天津方式、北平方式、绥远方式去解决敌人。但用战斗去解决敌人,仍然是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和必须准备的。
根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3月15日,新华社发表时评《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首次明确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
七届二中全会以后,在一次关于华东任务和人事安排的座谈会上,中共中央确定粟裕担任华东局常委,分管军事。在讨论华东局的管辖范围时,毛主席提出“还要加上台湾”。他说,这地方很应该注意,有海军、空军及其他军队,有资材,很有生意做。
当国民党政府拒绝在经过国共双方谈判代表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后,毛主席、朱总司令4月21日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5日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实现全国人民所渴望的真正的统一”。9月30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会通过的由毛主席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言》指出:中央政府“将指挥人民解放军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消灭残余敌军,解放全国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