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伙食管理员:主席嫁女儿,还不如农民讲究
普通人家嫁女儿,会把喜事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很讲究排场。不过60多年前,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出嫁那天,却并没有多热闹风光。
毛主席身边的伙食管理员止不住吐槽:主席女儿的婚礼还不如农民为儿女办婚礼有排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敏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出生于1936年,原名毛娇娇,4岁时便到苏联跟母亲生活,直到11岁才回国,住在哈尔滨。
因为李敏离开父亲时很小,又在苏联长大,当大家告诉她是毛泽东的女儿时,她不敢相信。为了证实自己是不是毛主席的女儿,她用俄文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毛主席大家都说您是我的亲生爸爸,我是您的亲生女儿,但是我在苏联没有见过您,也不清楚这回事,到底您是不是我的亲爸爸?我是不是您的亲女儿?请赶快来信告诉我,这样我才好回到您的身边。
据说毛主席读完信后哈哈大笑,并发了一个加急电报,为女儿解开疑惑,证实他是她的父亲。
1949年,13岁的李敏回到毛主席的身边,父女两才生活在一起,感情很好。
转眼10年过去,李敏已有了心上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李敏的心上人叫孔令华,两人是同学,是在八一学校认识的,前者比后者低两级。那时,孔令华是学生会主席,学校的风云人物,再加上高大英俊,吸引了不少的目光。而李敏在学校里也很活跃,喜欢跳舞,经常登台演出。可以说,两人是青梅竹马。
孔令华中学时,有一次回家,带着一张照片给父母看。照片里是一个秀气、文静的女孩儿,那便是李敏。他在向父母传递一个信号:他和李敏恋爱了。
从青梅竹马到亲密恋人,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
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当然也会关注女儿的成长,也知道了李敏在谈恋爱,不过并没有主动提及,也没有干预。
上高中的李敏,决定向父亲摊牌,毛主席听到后很开心,说:“我一向主张儿女的婚事自己做主,大人不要干涉。我觉得小孔好,我没有意见。”
李敏又将自己的秘密告诉给母亲,贺子珍并没有反对女儿的恋爱。不过作为母亲,贺子珍给女儿提出了一个意见,希望婚期延后一年,在女儿高中毕业后再结婚。
因为贺子珍是过来人,她觉得结婚以前要多读一点书,因为结婚后,生儿育女,杂事很多,再想读书就难了。
李敏觉得母亲的话有道理,便接受了她的意见,决定一年后,也就是1959年再谈结婚的事。
毛主席已认定了这位乘龙快婿,不过那时他并不知道小孔的父亲是谁,向李敏询问。哪知,李敏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公公是谁,不得不直接问孔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