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千钧!毛主席用这首诗告诉对方: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1961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看到身边一位工作人员去参加民兵训练时所拍摄的一幅照片后的有感而发而为其挥毫而作的一首七绝诗。
这首小诗,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看视乎无疑就是在赞美我们的女民兵,难道仅此而已吗?显然不是。那么诗人通过这首诗要表达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只要我们穿越时空进入到当时国内、国际的大背景之中,一幅立体的、坚固的全方位全民防御图便展现在世人面前。诗人要表达的意图也一目了然。
纵览毛主席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每一首诗词无一不是他领导我们党和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时期亲历所为的有感而作,然而唯独这一首例外。
这首诗与诗人之前所写的其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诗人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而是目睹眼前一幅摄影作品中青年女民兵进行军事训练的情景,随之产生出无限联想的由感而发,这种以画(照片)作诗,谓之题画诗。这类诗,自古而有之。它是诗人依据画品的题材、内容、思想、风格,对其进行了品评而作的。
毛主席这首短短28字的七绝诗,还原了照片的内容,仿佛把自已置身于了照片的情境之中,把一幅训练场上的女民兵那巾帼不让须眉的威武雄姿,及透射出中华儿女蔑视和战胜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风采,活脱脱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给了人无尽向上的力量。
众所周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临着国内、国际各种严峻复杂局面的考验。在国内,党正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不懈的努力,想早日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我们国家能尽快强大和富强起来,但不凑巧的是我们遇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国民经济发展受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比例失调,尽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党和人民决心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信心依然非常高涨。
国际间,昔日的苏联老大哥与我们的关系已由意识形态产生的分歧转变为了国与国之间的对立:他们撕毁合同,撤走了专家,使我们的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雪上加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我们的西南邻居印度,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此时也蠢蠢欲动,想趁机捞上一把。尼赫鲁政府露出了要蚕食中国领土的獠牙,它不仅反对中国政府在西.藏.平.叛,且容留达赖喇嘛在印度建立所谓的流亡政府,企图永久霸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妄图实现它在中国的西藏、青海,及云南部分地区建立一个所谓的“大藏区”的梦想。因而不断地在两国间制造边境武装冲突挑衅事件,来给中国制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