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教给我们的三件事

2022-09-09 590 0
作者: 前线理论圈 来源: 前线理论圈

  1976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的日子。

  斯人已去46载,但他探索新知,追求真理的精神永远年轻,让我们通过一些细节,了解年轻毛泽东寻找信仰的历程,缅怀伟人,勉励后人。

青年毛泽东(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

  “自动学习”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求知若渴,读遍手头书籍。

  17岁那年,他离开韶山外出求学,改写了一首气势非凡的诗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少年的才情、抱负和胸襟已初显锋芒。

  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自动学习”,立志改造社会。

  他给自己量身定制“五段课程”表:晨读英文;午前八时至午后三时上讲堂;四时至晚饭国文;明灯至熄灯温习各门功课;熄灯后以一时运动。

1918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合影。四排右二为毛泽东。新华社发(微信公众号“求是网”)

  没钱买书,就向图书馆借阅,还经常向师友开列书目借读。

  毛泽东读书坚持独立思考,决不盲从。杨昌济教授的《伦理学原理》全书十万来字,毛泽东在教材上的批语就达12000多字。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既博览群书,又学有专攻。

  毛泽东爱读史书,《资治通鉴》读了17遍,“每读都获益匪浅”,能巧妙地将历史知识运用于革命实践中。

  重视体育

  毛泽东出生在政治黑暗、经济困难,人们衣食无着的旧中国。

  少时的毛泽东身体并不大好,两个哥哥因为身体不好,很小就夭折了,加之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景象,青年毛泽东认为体育可以救国、强国。

  1917年4月1日,毛泽东用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

  毛泽东在文中明确指出,“国力恭〈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

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微信公众号“中国档案报”)

  他认为体育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四大作用,提出只有开展体育,积极锻炼,才是健身之道、富国之道、强民之道,折射出青年毛泽东在宣传体育精神背后的远大理想。

  躬行调查

  毛泽东刚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时年25岁,他利用寒暑假期游历湖南各地,调查民生疾苦。

  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

  毛泽东一生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认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

查看余下2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