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含泪谈毛泽东军事思想:秋收起义——生离死别
【红歌会网编者按】近日,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红歌会网专栏学者王立华大校在军事博物馆精彩讲述毛泽东军事思想,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今年以来,前面已经发表了9期内容,内容很精彩,这是第10讲,王立华大校含泪深情讲述《秋收起义——生离死别》,令人动容。根据军博的视频我们特意整理了文字版,发表于此,供读者朋友们参阅学习。欢迎点赞转发。
第10讲《秋收起义——生离死别》视频截图
下面是王立华大校在军博的演讲视频:
以下为文字实录:
在军博,我们一起学毛泽东军事思想。
这一节的主题是:生离死别。
军事斗争意味着枪林弹雨,意味着血雨腥风,意味着生死存亡的搏斗。
从拿起枪杆子那一天起,从走向战场的那一刻起,就是生离死别,就要视死如归。伟人毛泽东也不例外。
一九二七年八月底,确定毛主席以中共湖南省委前敌书记的身份去领导秋收起义。在第一时间,他把杨开慧和三个孩子,从长沙送回返仓。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
据保姆陈玉英回忆,她说:“当时我正在生病,睡在床上起不来,后来听说是毛主席送她们回来的,毛主席从屋后竹山翻过来,脚都没歇,就翻过后山走了。”
或许,当时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理解,并没有那么沉重。因为按照预定的计划,半个月后,毛主席将会带领起义部队来占领长沙。如果顺利的话,她们很快就会在胜利的旗帜下重逢。
但谁能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
先是毛泽东度过了一个生死劫。
他从长沙乘火车到了安源,在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暴动,计划从修水、铜鼓和安源这三个地方同时发起,分三路向长沙攻击前进。三路中与驻在铜鼓的中路为主力,所以会后他就徒步赶往铜鼓。没想到还没有达到目的,走到浏阳县的张家坊时,就被地主武装团防军抓住,陷入了极度的危险当中。
因为当时国民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恐怖屠杀,无数共产党嫌疑分子被抓住后枪毙。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毛泽东用几十块钱贿赂了押送人员,然后想法逃走。敌人到山上搜捕,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有五六次,他已经放弃任何希望,但最终敌人竟然没有发现他,使他脱险赶到了起义部队,开始了他辉煌伟大的革命军事生涯。
这当然是毛泽东的幸运,也是中国革命的幸运、中国人命的幸运。
留在的杨开慧就没有那么幸运,开始,毛泽东还能通过党的秘密交通与她取得联系。但很快,湖南省委和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同志被捕,惨遭屠杀,联系中断。
毛泽东几次派人下山打听带回来的消息是:杨开慧已经牺牲了。而实际上,当时杨开慧正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东躲西藏,逃避追杀。最后又是因为叛徒出卖,敌人把她和8岁的儿子毛岸英,还有保姆陈玉英一起抓捕入狱。在狱中,杨开慧受尽酷刑,宁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