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谈毛泽东军事思想系列:秋收起义——文家市转兵


  【红歌会网编者按】近日,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红歌会网专栏学者王立华大校在军事博物馆精彩讲述毛泽东军事思想,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今年以来,前面已经发表了10期内容,内容很精彩,这是第11讲,王立华大校精彩讲述《秋收起义——文家市转兵》。根据军博的视频我们特意整理了文字版,发表于此,供读者朋友们参阅学习。欢迎点赞转发。

第11讲《秋收起义——文家市转兵》视频截图

  下面是王立华大校在军博的演讲视频:

打不开?点这里>>>

  以下为文字实录:

  在军博,我们一起学毛泽东军事思想。

  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毛主席在秋收起义中的军事思想。

  主题:文家市转兵。

  秋收起义是伟人毛泽东领导的第一次人民革命军事斗争的实践。秋收起义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创建人民军队的三大起义之一,更在于起义失败后的伟大抉择——文家市转兵。

  一九二七年九月初,毛主席穿着一身农民服装,乘火车从长沙赶往安源,去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当时在湘赣边界的革命,武装力量共有五千余人,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以毛泽东为前委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

  第一师下辖三个团,第一团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为主。这是一支由共产党人掌握的军事力量,因为没有赶上南昌起义,停留在修水那一带。这个团还有平江工农义勇队和崇阳、通城的农民自卫军;第二团是安源路况工人,矿警武装和赣西的农军,驻在安远;第三团是由警卫团的一个营和浏阳工农义勇队组成,驻地铜鼓。

  按照预定的起义计划,第一团夺取平江,第二团夺取萍乡和醴陵,第三团夺取浏阳。

  这三支部队达成上述目的之后,从北部、中路、南路向长沙推进,各路起义军和长沙的工人配合,夺取长沙。

  起义的时间安排:九月九日开始破坏铁路;九月十一日,起义军和各县暴动;九月十五日,长沙暴动,然后里应外合夺取长沙。起义按预定的时间爆发,但此后的进程却事与愿违。

  北路的第一团从修水出发,进攻平江。由于余洒度在起义前期收编的黔军邱国轩团突然叛变,从背后袭击部队,从被打散了两个营,损失了二百多人枪,不得不向三团靠拢。

  南路的第二团,开始打的不错,从安源出发后攻克萍乡、老头,又攻克醴陵、浏阳县城。但是到了浏阳后,因为兵士没有发饷,不肯开动,请商人开会筹款。正在开会的时候,敌人来了两个营把他们打垮,部队最后几乎全部溃散。

  中路的第三团,从铜鼓出发,夺取浏阳,毛主席在这个团坐阵。开始比较顺利地打了两个胜仗,但后来在吃午饭的时候被敌人突然袭击,造成了较大伤亡,不得不撤退。还有这支部队因为水土不合,有三分之二的干部和二分之一的士兵得了疟疾病倒。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