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寻乌调查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之一,也是我们党开展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在寻乌调查中,毛泽东将开调查会掌握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整理成《寻乌调查》,在此基础上又撰写出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
现在,虽然距寻乌调查已过去90多年,但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蕴含的唯实求真精神对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进而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
1.毛泽东为什么要开展寻乌调查?
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此停留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毛泽东抓住这个机会,在寻乌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天的社会调查。
毛泽东为什么要进行寻乌调查?他在《寻乌调查》前言中写道:“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富农问题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制定出正确对待富农的政策,是我们党顺利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关键。而在当时,中央对富农的认识尚浅,对待富农的政策不断发生变化,不仅令各根据地感到无所适从,还损害了富农利益,妨害了土地革命的发展。毛泽东意识到,要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关键要搞清楚中国富农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农村社会中的地位,搞清楚其与地主的区别何在,搞清楚广大贫雇农对于富农的态度如何等。此外,毛泽东对于城镇工商业政策的制定工作亦相当重视,认为“对于商业的内幕始终是门外汉的人,要决定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策略,是非错不可的”。要作出正确决策,就必须了解当地工商业者的具体情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正是带着这样明确的问题意识,毛泽东最终下定决心做一番大规模调查研究。
毛泽东为什么要选择在寻乌开展调查研究?毛泽东曾指出“我是下决心要了解城市问题的一个人”,但“也没有强烈吸引力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调查地点”。而“寻乌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明了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同时,国民党内部正在进行中原大战,寻乌社会环境比较安定。最重要的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古柏能够为他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正是因为寻乌具备开展调查研究的有利条件,毛泽东在城市开展调查研究的夙愿才得以实现。在寻乌,毛泽东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天的社会调查,开了十多天的调查会,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科学论断;强调“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