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毛泽东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开创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毛泽东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提炼实践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作出了许多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开创并不断丰富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一)“自觉的能动性”:奠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哲学基础
毛泽东非常重视思想改造世界的作用,鲜明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由此也引申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正确的思想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在《论持久战》一文中,他深刻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这里的“能动性”包含了思想支配行动的过程和思想指导行为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两层含义。“自觉的能动性”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贡献,也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夯实了哲学基础。
(二)“生命线”: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并为之提供精神支持和智力支持。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并多次用“生命线”来说明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的突出意义。1945 年4月,他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理论概括,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论断,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厘清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经济工作等其他工作的关系,为我们党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由我们党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壮大抗日力量,毛泽东深刻指出,要通过“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凝聚革命力量,形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推动革命事业取得胜利。解放战争时期,聚焦“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个目标,他强调,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为党的中心工作,他进一步强调,城市中的其他工作,例如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毛泽东深刻阐明了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为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