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军:毛泽东对党内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右倾错误的反对和抵制
【毛泽东1937年4月在延安机场】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华北事变后,党深刻分析社会各阶级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明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积极推动下,经过复杂斗争,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并不断巩固。实践证明,正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面旗帜下,中华民族筑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但在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际斗争中,党内也曾出现过一些倾向性错误,其中有“左”倾错误,也有右倾错误。毛泽东坚决反对这些错误,专门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予以剖析和批评。本文仅就毛泽东对党内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右倾错误的反对和抵制,作一集中探讨。
一、“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争取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在国共合作谈判期间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初期,在对待国民党、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党内存在着右倾错误,主要表现是:过分相信国民党,对国民党无原则地迁就退让,对争取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缺乏定力和信心,一些党员存在不愿继续艰苦斗争的情绪,甚至以受国民党政府委任为荣等。为此,毛泽东旗帜鲜明提出,要“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争取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
自1937年2月起,国共两党先后多次就合作抗日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中,我们党从挽救民族危亡的大局出发,作出“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以及“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等重大让步,希望两党尽快实现合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国民党依仗其实力上的优势,在谈判中对共产党提出种种限制,企图用和平方法削弱共产党及其军队的力量。对于谈判中共产党的态度立场问题,毛泽东进行了反复强调。1937年3月,毛泽东在讨论同国民党谈判问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谈判应该是政治的斗争”,“一定要在合作的原则上,不是投降”,“谈判的方针,无疑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合作的方向,而不是无产阶级做资产阶级的尾巴”,“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同年4月,毛泽东电告在前方做统战工作的彭雪枫:“与南京谈判,在红军、苏区方面以保证我们的绝对领导为原则,在两党关系方面以保证我党独立性为原则,这些方面绝对不能让步。”这些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的坚定立场,为谈判指明了正确方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