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犹太人李德

2017-10-22 6150 0
作者: 何新 来源: 红歌会网

  李德(德国名字奥托·布劳恩),1900年9月28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

  1932年春被共产国际执委会派往中国。

  奥托·布劳恩是在当年秋天到达上海的,在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远东局工作。

  由于共产国际驻华军事代表兼中共中央总军事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迟迟未到上海,所以 奥托·布劳恩参与红军“军事上的判断和建议”,开始参与对苏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

  中文名  李德  外文名  Otto Braun  国籍  德国 犹太人  出生地  慕尼黑

  出生日期  1900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  1974年8月15日

  职业  军事顾问  毕业院校  伏龙芝军事学院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参与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

  代表作品  《中国纪事(1932年~1939年)》

  原名  奥托·布劳恩  笔名  华夫

  人物生平

  李德(1900年~1974年),奥地利人,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1900年9月28日生于德国慕尼黑,1974年8月15日卒于柏林。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笔名华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德国共产党。1918年参与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1926年被德国政府逮捕监禁。1928年越狱逃往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2年春毕业后,进入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因与王明较熟,被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东北收集日军情报。1933年9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在指挥红军作战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战术,反对游击战,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致失败。红军长征开始时,是军事最高领导三人团成员之一。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被撤销指挥红军的权利。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军事研究编委会主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教授。1939年夏去莫斯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加入苏联红军。1941至1948年在克拉斯诺戈尔斯克任教。1949年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定居,潜心著译。

  1964年任德国列宁著作德文版主编。

  李德红军长征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名字。

  他作为一名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不仅同中国红军一起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是这一历史壮举的重要决策人和初期的主要指挥者。但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并在长征初期付出惨重代价。

  1932年春被共产国际执委会派往中国。他是在当年秋天到达上海的,在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远东局工作。由于共产国际驻华军事代表兼中共中央总军事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迟迟未到上海,所以 “从第一天起”,奥托·布劳恩“就不得不作出军事上的判断和建议”,开始参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

查看余下4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