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田春苗原型,见过毛主席并参加了国庆观礼,7年后人生跌入谷底……


  按:明天是毛主席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发表56周年,重新编发此文,以作纪念。

  1976年8月,《人民画报》第八期使用了一张电影海报作为封面,电影扮演者李秀明因为这张海报和这部电影,迅速由一个默默无闻的舞蹈学院学生,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这部电影就是《春苗》。

  饰演“田春苗”的演员李秀明在90年代又下海经商,身家过亿。然而,“田春苗”这个艺术形象的人物原型、上海郊区的赤脚医生王桂珍,却《人民画报》刊出电影封面仅仅两个多月后,经历了她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跌落……

  王桂珍的“赤脚医生”之路

  王桂珍,1944年出生在上海川沙县江镇大沟村。王桂珍一家是生活在大沟村最底层的贫农,一家人辛勤劳动,却过着极为贫苦的生活。解放以后,贫农出身的王桂珍终于也能跨进学堂门。小学毕业后,大沟村已经走上了集体化道路,王桂珍主动要求参加集体劳动。她不怕苦、不怕累,生产劳动总是走在最前头——这种贫下中农翻身得解放的喜悦是今人无法体会的。

  王桂珍不仅劳动带头,还具备相当强的组织能力。在她的带动下,大沟村一大批妇女走上了劳动生产第一线。年纪轻轻的王桂珍成了生产队的保管员和卫生员。在她不到20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大队团支部书记,并成为党支部的培养对象,被吸收为预备党员。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尽管新中国已经成立10年有余,但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了城市,广大农村普遍缺医少药,不仅农民看病难,还随时有传染病大流行的危险,当时王桂珍所居住的江镇公社(位于如今的浦东新区),虽说与大都市上海近在咫尺,可卫生院的设施却依然十分简陋。

  1965年,毛主席接到卫生部关于农村医疗现状的报告,这个报告显示:1965年,中国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8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了75%。看过这份报告,毛主席生气地将卫生部称为“城市老爷卫生部”,并在6月26日发出了应当“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这就是著名的“6·26”指示。

  毛主席指出:“书读得越多越蠢。现在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农民。”“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农村也养得起。”

  毛主席的这份指示发出后,广大医务工作者热烈响应,在组织巡回医疗队下乡巡诊的同时,半农半医卫生员的培训工作也在各地相继展开。在上海市委部署下,各郊区开始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培训“农村也养得起”,又能长期在农村给农民看病的农村医生。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