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八——曾以鲁
【编者按】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不是那种孤独清高、孤芳自赏的迂腐书生,而是一个广交天下奇杰的热血青年。在他看来,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取得成就,交结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他不但重交友,更为特别的是交友之奇,朋友间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只愿意谈论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他认为,这样的人不在官府庙堂之上,也不一定在自命不凡的精英圈子中,那些一无所有的贫寒学子,那些被看不起的下层百姓,往往隐匿着一些非常之人,能做非常之事,能创非常之业。一师毕业时,毛泽东周围真地聚集起一批奇友,看起来无特别之处,但却个个胸怀远大,有救苦救难、救国救民之志。这些年轻人虽然人生道路各异,却以改变中国和世界的伟业永载史册。
为庆祝建党百年,我们连载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王立华同志著作《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中“交奇友”部分内容。该系列文章内容精彩、领悟独到,既可从中学习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也可得到刻骨铭心的事业人生启迪。已发第一至十七篇),此为第十八篇。
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八——曾以鲁
【曾以鲁 (1896.11-1989.12.27】
曾以鲁,又名一橹,号星煌,湖南武冈人,小毛泽东3岁。
他与毛泽东是一师同学,但不在一个班,曾任一师学友会庶务、演讲部干事等,1918年6月两人同届毕业。
毛泽东曾做过几年学友会文牍,毕业前一年当总务时热心组织工人夜学,曾以鲁是夜学主要管理者之一。夜学开始招生时,他们只是把广告贴在通衢大道,并函托警察帮助颁发,但效果不佳。后来总结经验,把广告写成大家易懂的白话,不止到处张贴,还亲自上街给大家发,并加以口说解释,结果大受欢迎,不到3日就报名102人。
1917年11月9日晚,夜学隆重开学。他们先组织简单测试,根据成绩分为甲乙班,再把学生导入礼堂,举办开学仪式。一师学监主任和夜学主任训话后,毛泽东逐条解释上课说明。仪式结束后从容整队而出,整个过程甚为整齐。
次日晚,毛泽东在学友会事务室召集会议,曾以鲁等12位管理人员参加,讨论决定了如下事项:
一、教室设灯四盏,头门设灯一盏,三门设灯一盏。
二、本校派定工役一名,司送茶水灯油等事。国民部派定工役一名,应随时呼唤。
三、教员与管理员齐同赴夜学上课,以免学生久待。
四、管理取严格主义,以坚学生信仰。
五、讲义归管理发给,另备名册一本,记其次数。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