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回到”昌乐

2022-05-12 5653 9
作者: 宝都文联 来源: 微信公众号“宝都艺术”

  著名作家浩然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在昌乐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昌乐县宝都街道启动了艳阳天主题景观园项目,安放浩然铜像,以彰显浩然杰出的文学成就,弘扬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热爱农民、尊重农民、与农民心心相印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格。

  浩然铜像安放东村街头

  郭建华

  2022年5月6日,著名作家浩然铜像制作完成,安放于位于山东省昌乐县宝都街道东村街头的艳阳天主题景观园内。铜像表现的是浩然在艰辛的劳动和繁忙的工作之余,将粪篓反扣在地上,铺一条麻袋,凝心笔耕的情景。这是当年浩然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契合了他“我是农民的子孙,誓做他们忠诚代言人”的座右铭。基座上刻有“浩然(1932.3.25——2008.2.20)”字样。

  1990年3月,浩然(左)与郭建华留影

  1960年,28岁的俄文《友好报》记者浩然,下放到山东省昌乐县城关公社东村大队劳动锻炼,并担任东村大队首任党支部书记和下放干部小组长,带领下放干部和东村社员战胜自然灾害,生产自救。通过与东村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浩然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当即写出若干优秀作品,在《人民日报》等发表,并孕育了他的代表作、成名作《艳阳天》。《艳阳天》中马老四等人物形象和诸多故事情节,原型均来自于东村。返京后,浩然又先后5次来昌乐,看望东村乡亲。东村和昌乐县的同志去河北省三河市看望浩然,也有近20次。浩然与东村、昌乐乡亲结下不解之缘。他发自内心地称东村、昌乐是自己“艺术生命的第二故乡”。

  1987年8月,浩然为东村题词

  神圣的名词

  ——写在浩然铜像落成之际

  郄杰堂

  我在东村的大街小巷

  寻找老师的足迹

  我在仙月湖畔的路上

  聆听老师的故事

  我手捧一张泛黄的照片

  回想老师的音容笑貌

  我在一篇篇长短小说里

  领略老师的艺术景致
 

  一代作家

  多么神圣的名词

  千古诉说

  何等美丽的文字

  一字一句

  皆为妙笔生花

  一笔一划

  都是滚烫心迹
 

  与昌乐的文学情丝

  不仅仅是小说记忆

  写农民

  为农民写

  让文学的殿堂里

  充盈浓郁的泥土气息

  在典籍、银幕……

  闪耀昌乐的影子
 

  我轻轻翻书折页

  一再留下美丽的书签

  我默默敲击键盘

  记录属于自己的园地

  寻一条曲径通幽

  融入书香心境

  读一园姹紫嫣红

  感受文学魔力
 

  心中有一盏明灯

  痴情前行

  眼前有一道风景

  迷离心智

  爱上文学的星空

  崇敬如星的老师

查看余下9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大家都在看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