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福斯特·斯诺:与中国共产党结缘的美国友人

2022-11-07 1531 0
作者: 哲学与大众 来源: 哲学与大众公众号

  海伦·福斯特·斯诺,Helen Foster Snow ,1907-1997,曾是美国新闻记者,中国人民的忠诚朋友。埃德加·斯诺的前妻,《续西行漫记》一书作者。她的婚前名字是海伦·福斯特(Helen Foster),笔名是尼姆·威尔斯”(Nym wales)。

  【编者按】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同外部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党。百年来,中共与国际上各种进步力量保持友好交往,其中包括许多客观介绍中国国情、倡导中美友好合作的美国友人。

  1907年9月的一天,美国赛达城一个律师家中迎来一位新成员,为这个祖祖辈辈开发美国西部的普通家庭带来无限快乐。祖辈们正直勤劳、明辨是非、乐于助人的品德在这位新成员身上得以延续传承,也决定了她一生追求真理与正义、反对战争与邪恶的品性。她,就是为中国抗战笔耕不辍、与红色圣地结缘至深、为中美两国人民架起桥梁的美国著名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Helen Foster Snow)。

  1931年,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24岁的海伦·斯诺只身乘船来到上海,在任职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秘书期间,结识了美国外交官保罗·休斯顿(Paul Houston)。这位目睹了广州起义始末、同情中国共产党境况的美国同胞,给年轻的海伦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之从宋庆龄、鲁迅等友人那里受到的启迪,海伦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立志为中国人民做些事,并于1932年与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结婚。

  斯诺、海伦与学生运动的酝酿

  1935年,斯诺夫妇居住在北平崇文门内苏州胡同里的盔甲厂13号。斯诺夫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他们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当时正是一二·九运动前夕,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华北之大,已经摆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爱国学生们义愤填膺,呼吁抗日救亡。此时,斯诺夫妇家成为了北平爱国进步学生常去的场所。

  青年学生们在斯诺家里商量了“一二·九”运动的具体步骤,并把12月9日、16日两次大游行的路线、集合地点都告知斯诺夫妇。游行前夕,斯诺夫妇把《平津10校学生自治会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连夜译成英文,分送驻北平外国记者,请他们往国外发电讯,并联系驻平津的许多外国记者届时前往采访。

  “一二·九”运动爆发以后,斯诺与海伦多层次、多渠道地联络英美媒体,以引导国际舆论支持学生运动,推进运动持续发酵。斯诺本身就是纽约《太阳报》《每日先驱报》等媒体的驻华记者。同时斯诺夫妇不断加强与《密勒氏评论报》《芝加哥每日论坛报》《亚细亚》杂志、合众社华北分社及北平路透社的联络。另一方面,李敏、黄华、黄敬、陆璀、张兆麟等学生为斯诺夫妇提供学运动态的第一手信息,这也使英美媒体更愿意从斯诺夫妇处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一二·九”运动是斯诺、海伦通过其人际关系影响中共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起点。这场运动给国民党政府的国策带来压力,缓解了中共在陕北的困境。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