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甲子的传奇——纪念陈赓大将诞辰120周年
【开国大将陈赓(1903.2.27-1961.3.16)】
他出生军人世家,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赫赫有名的"黄埔三杰"之一;
他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法抗美,是我军唯一和日军、法军、美军交过手的高级指挥官;
他一手创办"哈军工",担任首届政委兼院长。
他是开国大将陈赓。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位具有传奇色彩、个性鲜明的军事领导人、军事科技教育家,陈赓的一生,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中,留下了厚重而特殊的一页。
在陈赓将军诞辰120周年之际,回顾将军一生近一个甲子的传奇,回顾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一个甲子的传奇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投笔入黄埔(1921-1926)
陈赓出生于五代军人世家,他少年从武。1916年,14岁的陈赓入湘当兵,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的铁路局当办事员。受“五四”思潮之激励献身革命参加爱国运动,得到共产党人何叔衡、郭亮等的帮助,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反帝运动。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东征等战斗。1924年2月陈赓作为旁听代表出席了国民党“一大”,并受到孙中山接见。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右翼势力雇凶刺杀了国民党左派代表人廖仲恺,陈赓协助“廖案委员会”抓住了主凶之一林直勉。周恩来看到陈赓搜集的材料,称赞“我看你可以成为中国的‘契卡’(苏联保卫工作领导机关的俄文音译)”。
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陈赓率连队担任蒋介石的警卫任务。东征军在华阳附近战斗失利,前线督战的蒋介石怕被叛军俘虏,要拔枪自杀,陈赓眼明手快下了校长的武器,不顾个人腿伤,连背带拖,将蒋救出险境。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大门】
1926年,陈赓得知毛泽东在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便抽空到那里听课。
【1925年2月1日,黄埔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陈赓为代表之一,这是与会代表合影】
陈赓自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之始进入该校,在黄埔军校学习和工作两年多,同许多师生结下了毕生的友谊。对校内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他们是患难与共的革命战友,对于那些反共的国民党右派师生,他们在校内激烈斗争,但陈赓与一些右派学生还维持着私交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