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毛泽东信赖的开国上将陈伯钧

2023-07-08 3157 1
作者: 王德陞 来源: 党史博采

  早在1936年10月15日,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即将胜利会师的喜悦日子里,毛泽东给时任红军第二方面军红6军团(也称红6军),年仅26岁的军团长陈伯钧一封亲笔信。信中说:

  伯钧同志:

  闻你在六军,为红军庆得干才!你的身体好否?同志都相念的。我们都好,相见之期不远,愿共努力!此致革命的敬礼!

  毛泽东

  十月十五日

  毛泽东在信中称赞部将为“红军庆得干才”,体现他对这位“年轻老井冈”的充分认可和亲切关怀、思念与殷切期待;也说明陈伯钧与诸多红军战将一样,既有其共同的血染风采,更有其独特的传奇荣光。

  一、以坚定的革命信念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参与开创革命根据地

  陈伯钧,四川达县人,1910年11月生于耕读世家,自幼受到正统家教,崇尚正义,志求报国。在中学期间即受革命先驱萧楚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憧憬共产主义。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六期(武汉分校),接受恽代英等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教育,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27年5月参加叶挺指挥下的北伐战争,在革命处于低潮、面临屠杀危险之时,他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家中父兄,以家母病重为由,唤其回家,他断然拒绝,坚决跟着共产党献身革命。

  1927年8月,陈伯钧从武汉奔往江西参加南昌起义未果,于1927年9月9日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毛泽东对他的鸿鹄志向和智勇胆识,很是赏识。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700余人来到井冈山下,给山上的绿林首领袁文才写信,意图合作。袁以“片林不栖大鹏”婉拒,后又希望能派人帮他训练。毛泽东选派政治强、军事好的共产党员游雪程、徐彦刚、陈伯钧等前去。三人上山后以他们的理想之光和厚朴正气很快感召了绿林兄弟。毛泽东也抽时与袁文才谈心,给大家讲《封神榜》中的土行孙能上天入地的神话故事。陈伯钧从中领悟到我们共产党也有上达天道下接地气的大本事,更加坚定他用马列大道改造好绿林大众的信心。1928年2月,袁部与王佐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星星之火开始在井冈山上点燃。

  1927年12月,革命军1团在打下茶陵县城后,遭敌重兵反扑。团长陈浩对革命丧失信心,胁迫部队弃城逃跑。正在养脚伤的毛泽东得知后,立即带领陈伯钧等前去追赶。在陈伯钧等的护卫下,毛泽东一行很快追上了部队,查实叛逃罪证,将其就地捕押。夜深,毛泽东让陈伯钧立即走捷径送密信到永新县委,做好迎接准备。毛泽东随后将大部队安全带回,将叛逃团长枪毙正法,挽救了红军初创时期的一场重大危机。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