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看不见的碑——《陈永贵传》连载之

2023-08-26 2285 0
作者: 秦怀录 来源: 乌有之乡

  思念,在今天!

  思念,在心里!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一首名诗《有的人》中,用一种艺术辩证法论证了人的生与死在社会上得到的价值。当陈永贵长眠在虎头山以后,他不仅没有被人淡忘,反而更体现出一种特殊的人生价值。一种思念之情不仅萦绕于大寨人的脑际,而且也萦绕于社会上各个面各个系统。往往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就使人们掉下泪滴。

  陈永贵的骨灰安葬后的第三天,按照民间传统习惯,要为死者服丧。陈永贵的儿子陈明珠,陈明善,女儿陈明花,媳妇贾成棠、张润明臂戴黑纱,痛哭流涕地走上虎头山,要为父亲扫墓。和陈永贵滚打了几十年的老乡们也被一把泪水涌上了虎头山,来到了陈永贵墓前。看看他们献过的花圈,看看他们点过的炮竹,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陈永贵在会上滔滔不绝的讲演。

  每到年终,陈永贵往往要对大寨的干部和党员进行集中整顿。这时候,他的一句名言也经常在党员们的耳边回响:“只有富不起来的群众,没有富不起来的领导。群众有了,一家给你一碗你还吃不了哩!”正由于这句话成了大寨党员干部的座右铭,才出现了贾承让这样的“万笔清会计”,才出现了贾进才、宋立英、梁便良这样的清廉干部。而陈永贵对待自己就更为严格。在扫墓期间,宋立英就向陈永贵的子女们谈起了他谢绝补助的事情:

  有一年冬天,大队召开社员大会,向社员们公布年终结算兑现情况。公布到陈永贵的名单时,会计念了陈永贵的劳动日分红,分粮和扣除情况,同时宣布:经大队支委会研究决定,老陈外出花销很大,发给他40元补助费,作为他的外出费用。在主席台旁边一条方凳上就坐的陈永贵一听便生气了:“给我什么补助费?”

  在场的几个支委们说:“你经常下乡,花销比较大,给你40元也不算多,这是大队决定。”

  “那可不行,”陈永贵抿抿将要掐灭的烟头,斩钉截铁地说,“我的补助只要一头嘛,不管哪里,只要给了我,就再也不能要第二份!”

  多年来,陈永贵在中央、省、地、县兼职很多,各级领导也都考虑到他的补助问题。陈永贵—开始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慎重地提出他的补助只要一头。因为他的户口还在农村,有关分配问题和兑现问题都在大寨的账目上落实、有关外面的经济负担只是中央按副总理给一些补助和省里按对待劳模的规定发给一笔补助,其余的一律不要。陈永贵一听这笔额外补助心里就不高兴了:“我不能当地主,不能白捞!我外出有花销,有地方给我补起来,不贴本钱就行嘛!你们给我这些干甚?”会场上出现了七言八语的安慰声,劝他领了算了,这么一点小意思。又说你平时客人多,纸烟也多抽几盒,大队考虑到你的难处。陈永贵还是坚持说:“不行!不管你们怎么解释,这笔钱我不能要!我不能当新地主!你们把这钱拿出来啦,就抽了烟算了!不抽,好!不抽我就烧了狗日的!“说着,他的脸上也出现了笑容。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