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周恩来为何高度评价陈赓
1961年3月25日,周恩来、徐向前在中山公园中山堂沉痛吊唁陈赓
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逝世,享年58岁。在追悼会上,和陈赓一起在延安度过最艰难岁月的徐向前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他已经去世的消息。徐向前动情地说:“当年在延安时,冬天那么冷,我穿皮袄,他还洗冷水澡……”刘伯承哭得很厉害。他对邓小平说道:“像陈赓这样乐观的人,怎么就没了呢?我实在想不通啊……”陈赓在不凡的军旅生涯中,机智过人,诙谐幽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周恩来说:“陈赓不但打仗是个虎将,还是一位福将,他来到的地方总会有好事发生!”
毛泽东说:“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陈赓与毛泽东是相邻两县的老乡,两人的接触还颇有些戏剧性。
1922年秋天,陈赓在何叔衡的介绍下走进了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
自修大学教室借用的是小学校舍,学生放学,青年们就来上课。学员们想从这里弄清中国的实际问题。陈赓走进教室,眼光接触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毛泽东。他说:“今天到来的学生,最起码要有向上的意思,养成健全的人格,煎涤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作准备……”
陈赓凝视着毛泽东,生怕漏听了一句话。下课以后,陈赓跟毛泽东攀谈起来。毛泽东说道:“你跟铁路打交道(陈赓此前当过铁路工人),腿长嗓门大,将来应该是个‘火车头’……”
这年的中秋夜晚,陈赓和毛泽东等20多个人坐着划子到湘江中流去赏月。陈赓和何叔衡、郭亮、姜梦周同坐一船。姜梦周撩着湘江里的水,忽然宣布:“陈赓,你想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要求,我们商量过了,同意。党希望你进一步开展工作,提高理论水平,在斗争中经受更大的考验……我们准备成立湖南各界外交后援会,抵制日货。郭亮当后援会主席,你也当个执行委员吧。”
陈赓眼前逐渐亮起来。
忽然,毛泽东大喊了一声:“到中流击水!”船上的人们都喧嚷起来,纷纷脱衣脱鞋。
3年之后,毛泽东忆起这段往事,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长沙》。
后来,陈赓到上海中共中央从事特科工作。在此期间,他在周恩来主办的《军事通讯》上看到了向全国苏区推荐的井冈山经验,了解到毛泽东创造的业绩。那时,陈赓就认为这是使中国革命积小胜为大胜的必由之路。
长征开始后,陈赓被任命为直属军委指挥的干部团团长。由于该团人员作战经验多,装备较好,再加上陈赓的出色指挥,干部团不仅完成了保卫中央机关安全的任务,还多次配合主力兵团作战。毛泽东经常随干部团一起行动,并由此了解了陈赓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