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因列宁而美好
编者按:2024年1月19日,美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世界》刊文,纪念列宁逝世100周年。文章阐述了列宁的一生及其为共产主义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对当前世界局势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状况做出了判断。
(1919年5月25日,列宁在红场阅兵式上。|克林比姆上色)
列宁行走在世间…残阳如痕,黑暗与黎明之间,一颗红星正冉冉升起。
——兰斯顿·休斯
因为列宁,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作为20世纪伟大的革命家和工人领袖,他改变了历史。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的十月革命叩开了新时代的大门。纵使是在他逝世一百年后,十月革命掀起的浪潮仍在继续。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世界革命仍在发展:时而有所进展,时而停滞不前,但有时又像风暴般迅速蔓延。
尽管社会主义运动有挫折、萎缩、逆潮,但当前仍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社会主义并非是一朝一夕间完成的,而是贯穿整个历史的行动。
若是没有十月革命,工人阶级的领导、普通工人想要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想法,仍旧是天方夜谭。没有十月革命,亚洲各国可能永远不会觉醒,非洲的殖民枷锁可能永远不会被打破,拉丁美洲可能仍然处于欧洲的殖民统治下。反殖民主义、反种族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浪潮已经掀起,它们的出现并不需要任何理由,而且必将出现在这个充满压迫、痛苦的星球上。
在美国的煤田、钢铁城、血汗制衣工厂中,工人们同样反响强烈。脱离一战以及美国反动统治的非裔美国士兵,涌入埃利斯岛的波兰人、俄国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和犹太人,他们都听见了彼得格勒冬宫城墙倒塌的巨响。
按照保罗·罗伯逊的说法,在那时,一位自诩“社会主义者”的人变成了“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倡导者,W.E.B杜波依斯后来成为了罗伯逊的密友,在他访问苏联后宣称:“我可能是受到了错误信息的误导,如果我现在看到的就是布尔什维克,那么我就是布尔什维克。”
事实上,在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并与自己所写的《战争的非洲根源》相比较后,列宁天才的想象力,长远的战略眼光和丰富的战术才华给杜波依斯留下了深刻印象。
(保罗·罗伯逊和W.E.B.杜波依斯两人都是列宁的崇拜者,并欣赏俄国革命的全球影响。照片摄于1949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美联社)
世界运动的创始人
列宁在推动现代共产主义运动的诞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年轻的列宁很早就认识和掌握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并将其视为理解和改变世界的途径。列宁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坚定捍卫者,有时又是尖刻的阐述者,他创造性地补充和发展了共产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