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选王震坐镇新疆?再看,才知伟人的深谋远虑
新疆自近代以来,一直被多方势力影响,随着清朝覆灭,新疆又出现了不少割据称雄的军阀。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一再失败,新疆问题就摆在了中央的面前。
面对地域辽阔,拥有民族复杂问题的新疆,毛主席心里有了一个长远的规划。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亲自点将,委任王震负责攻略西北。就这样,王震开始了自己在新疆的建设之路。
在当时,主席的点将还是引起了一些争议,党内适合负责西面战事的人有许多。王震在开国的诸多名将里,不见得是最能打的,把新疆这样重要的地方交给他,是否合理呢?
然而,毛主席一生所做出的许多决策,一开始都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的结果都印证了主席当初的看法是正确的。点将王震,无疑是毛主席又一个伟大的决策,王震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新疆的历史,使其成为新中国重要的一部分。
王震长期与主席相处,主席对于他的能力非常了解。派他去新疆,有多方面的考虑。当时新疆问题迎来了一个解决的契机,负责新疆的陶峙岳等人,对蒋介石政府非常不满。他们选择起义,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新疆的问题。
能不用打仗就和平解决,肯定是最好的,然而新疆内部各派的势力都有。以往的诸多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解放军进入新疆,肯定要与敌人战斗。
历朝历代在处理新疆问题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后勤。新疆距离北京等地实在太过遥远,而且这里气候异常,有着大量的沙漠荒地。
部队远征到新疆,后勤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对于这次的出兵,主席想要长久解决新疆的问题,他意识到中央需要长期在新疆维持大量的驻军。可那样,部队的消耗就非常多,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于是毛主席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想,仿照以前屯田生产的方式,在新疆建立一个生产建设的兵团。让这些部队既能打仗又能搞生产,争取原地解决后勤的问题。
王震非常适合执行这个计划,他早年参加红军,一路上历经诸多战斗,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王震不仅敢打硬仗,而且作战灵活多变,确实是党内难得的一员猛将。
1941年,王震在率领359旅保护中央的时候,还响应过中央的号召,执行过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在王震的带领下,这次的生产建设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军需问题,还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后来,部队还能拿出许多物资,帮助其他需要援助的友军。
王震早年种过田,对于土地生产有一定的了解,又长期负责过这样的部队生产工作。因此,由他来负责部队在新疆的生产建设工作,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而且王震早年就跟随主席,他对于主席的思想有着极深的了解,能快速领会主席的想法,坚决按照中央的指令去执行。因此从诸多方面来看,王震坐镇新疆,必然能起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