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雄:111岁辞世的开国少将,听毛主席的嘱托踏上长征路

2024-05-12 3280 0
作者: 曾其 来源: 党史博采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顾问张力雄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2日下午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111岁。张力雄将军生前是全国唯一健在的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将军。

图片

  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两任红军团政委,三过草地,六次死里逃生,参加过百余次战役战斗,110岁高龄的他是健在的年龄最长的老红军,他就是来自“中央苏区第一个模范区”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的开国少将张力雄。

  “我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非当红军不可!”
 

  张力雄出生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3年,几千年封建帝制虽被推翻,但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民众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4年,年仅11岁的张力雄被迫到当地一家纸厂当童工以贴补家用。为做好焙纸和捞纸工作,年幼的他每天要机械式地重复上万次的动作。童工经历磨练了张力雄坚韧的意志,加深了他对生活的体悟。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南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首毛泽东在1929年秋于福建上杭填词的《清平乐·蒋桂战争》,揭露了当年军阀混战祸国殃民造成的人间惨状,展现了红军越过汀江给闽西大地带来的崭新气象。正是在这一年,16岁的张力雄获悉红军在离家乡不远的回龙镇开仓放粮,他满怀好奇和期待,鼓足勇气跑到回龙镇想看看红军到底长什么样。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红军官兵,这支操着不同口音的队伍分不出官长和士兵,虽衣衫朴素,但精神抖擞,对百姓说话和蔼可亲,很有纪律性,完全不像反动派所说的那样“黄眉绿眼,牙齿八寸长,额头上都刻了一个‘共’字”。最令张力雄感动的是,红军官兵把打土豪的财物分给受苦百姓、救济穷困人家,把田地分给劳动人民。家境贫寒的张力雄从红军的暖心举动中感受到不同于军阀部队的新气象,内心升腾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从那一刻起,张力雄心中就萌生了要当红军的愿望。几十年后,张力雄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非当红军不可!”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几名共产党员的领导下,积极组织、踊跃参加本地区的农民暴动,踏上了追求光明与解放的漫漫革命征途。一年多后,张力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图片

  ◆张力雄

  1932年,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扩大红军队伍的号召。早已下定决心要参加红军的张力雄在当地第一个主动报名。加入红军不久,他便接到中共上杭县委安排其到江西瑞金的红军学校学习的通知。在红军学校这所革命大熔炉里,张力雄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学政治、学军事,不仅在课堂学习,还到实地作业,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鲜的养分,接受着先进思想的洗礼。这段短暂的培训经历,奠定了张力雄戎马生涯的重要基础,也扣好了他一辈子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第一粒扣子。毕业后,张力雄以优秀学员的身份被分配到红军第34师100团1营机枪连担任政治指导员并一直干到担任该团政治委员。张力雄至今还记得报到那天,营长将一支左轮手枪授予他,严肃地说:“你是红军学校的优秀学员,我们欢迎你来工作。这支左轮手枪是我们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从敌人手中夺过来的,来之不易,希望你珍惜,并用它多打敌人,多缴敌人的枪,为那些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同志报仇,为革命的最后胜利立功!”这是他参加革命以来拥有的第一支枪,他在心中立下了杀敌立功的决心,踏上崭新的战斗生涯。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