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国兰| 不能忘却的纪念:列宁逝世100周年
列宁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纪念列宁逝世100周年
项国兰
列宁对被剥削的劳动人民充满热爱,如何使他们获得解放他孜孜以求,并在马克思那里找到答案。[1]列宁直面俄国资本主义当时的发展状况及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直面资本主义发展的垄断阶段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直面战后苏俄经济困境,等等。面对现实并解决问题,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列宁解决的问题有许多,这里主要谈两个方面 。
一、解决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理论问题
19世纪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从商品经济的最初萌芽,从简单的交换一直到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的大生产。但是到了20世纪初,列宁则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的某些新现象。
1.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说明这场战争的阶级性质和当时的世界政治,必须研究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问题。列宁集中精力对帝国主义作了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完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这部著作。在写作过程中,列宁考查了数百种文献资料,做了大量笔记。根据这些无可争辩的统计资料和资产阶级学者的著述,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大战前全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情况作了科学的说明,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概括为五个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帝国主义下了科学定义,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列宁的这些分析至今对我们认识帝国主义仍具有指导意义。
2.批判修正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2]列宁主义亦如此,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中批判了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即阶级斗争学说的修正。他们说,在民主制度下既然是“多数人的意志”起支配作用,那就不能把国家看作阶级统治的机关。列宁认为,这种观点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观点是一致的。其实不论是列宁时代,还是现在,议会制度不过是每隔几年资产阶级选举一次由本阶级中的什么人来管理国家。所谓的“多数人的意志”不过是形式上的。列宁在批判修正主义对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所抱的态度和其政策指向时指出,“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表明了这个口号修正主义政策的实质,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忘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忘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整个资本主义演进的特点,为了实际和假想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列宁分析了修正主义产生的根源,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策是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而小资产阶级本性中的动摇和懦弱是产生修正主义的阶级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