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健豪:培养了四名中央委员的革命母亲,毛主席为其赠诗
近代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老妇人,她生养在旧社会,但是勇于打破封建枷锁,积极投身解放事业,堪称一名“女中豪杰”;她年过半百,执意留法勤工俭学,被人称为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她虽未入党,但一生追随革命,培养了四名中央委员,被敬称为“革命的母亲”。1943年,毛泽东为其赠诗曰:“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这位老妇人正是党的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妇女运动领袖蔡畅的母亲葛健豪。
一、挣脱枷锁,助女逃婚
葛健豪,原名葛兰英,1865年8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的一家望族中。其父葛葆吾曾是湘军参将,后升任盐运使、按察使,1868年在讨伐捻军中战死。葛健豪与兄长葛望钦在母亲陈氏的抚养下长大。葛健豪自幼性格活泼、聪明伶俐,五六岁时跟着兄长在家馆中读书,16岁时出嫁至离家30多公里的永丰,与蔡蓉峰结婚。当时蔡家辣酱生意红火,家境殷实。婚后,葛健豪生育了两子两女,夫妻生活幸福。可是,后来由于蔡蓉峰不善经营,蔡家家业渐渐衰败下来。
1890年,靠着葛家与曾家的姻亲关系,蔡蓉峰在曾国藩女婿聂缉椝的帮助下做了江南制造总局的一个小官,葛健豪也随之来到上海。1895年3月,他们的第五个孩子蔡和森出生。自从蔡蓉峰来到上海以后,仗着自己的一官半职,常常对着葛健豪及工人们颐指气使,随意克扣工资,还学会了吸食鸦片,经常在外寻欢作乐,不着家门。葛健豪非常看不惯丈夫的所作所为,她同情工人的遭遇,喜欢结识工人朋友,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看到丈夫的行为,葛健豪从不逆来顺受,夫妻二人总是因此发生争吵。在一次争吵过后,葛健豪深感丈夫无可救药,愤然带着刚满4岁的蔡和森从上海回到娘家荷叶。在娘家的那段时间,葛健豪经常陪着蔡和森一起去私塾学习,她的学问也增进不少。
不久,蔡蓉峰因官场失意回到家乡永丰,变卖家中财产,在离荷叶不远的地方买了栋房子。念着好久未见的孩子,看到诚心悔过的丈夫,葛健豪不免心软,原谅了丈夫,在此定居下来。1900年,葛健豪生下第六个孩子蔡咸熙(蔡畅),生活似乎一切回到了正轨。
但也是在这时,葛健豪经过唐群英的介绍结交了女革命家秋瑾。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三人,时常聚在一起谈论婚姻、时局等问题。秋瑾、唐群英二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关于男女平等、女性自立自强的倡导,使葛健豪感到耳目一新。而两位挚友相继出国寻求真理的举行,更是让葛健豪钦佩不已。1907年,秋瑾不幸被捕,在绍兴从容就义。听闻这一消息,葛健豪十分难过,在她心中秋瑾是一个“智仁勇兼备的女子”,但现在却落得如此境地,使她不免深思这个社会怎么了、革命又到底是什么?她带着孩子们遥遥凭吊了这位烈士,有空就给他们讲秋瑾的故事,并激励蔡和森、蔡畅要成为秋瑾那样的人。此时,革命的种子已然在母子三人心中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