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以外,河南还有12个富裕集体村
提到河南的农业集体村,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南街村这样的全国典型。其实,在河南省还有很多名气不小、坚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道路的村庄,本文所列的新乡京华村、焦作西滑封村等12个村就是这样的地方。12个村当中,新乡市就占了5个,临颍县的杜曲镇占了2个,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刘庄和南街的模范带头作用。
本文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等单位评选的“2014中国村名影响力300强”。这份名单中,河南省有17个村入选。由于资料有限,本帖可能未能穷尽河南全部集体村。
1、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
刘庄村位于新乡县七里营镇,有369户,1728人,1050亩耕地。刘庄拥有华星药厂、绿园药业、淀粉糖厂、运输公司、商业公司、机械厂、酒店、农场8个企业。2008年全村销售收入19.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36亿元,人均纳税8万多元,人均实际收入20662元。这里贸工农一体化、农林牧齐发展。村民享受上学、看病、住房等10多项免费福利。刘庄新村别墅单户住房面积达472平方米,人均达120平方米;家家有彩电、冰箱、空调、摩托车,.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这里,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并提词,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和友好人士前来参观访问,国内各地参观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刘庄村老书记史来贺(1930-2003),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他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被组织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20世纪50年代,史来贺的名字就响遍全国。在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中,史来贺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带领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新格局,坚持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史来贺多次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特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曾经9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2、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龙泉村
七里营镇龙泉村,位于新乡市区西南10公里处。全村有756户,3456口人,161.8公顷耕地。龙泉村党委书记梁修昌,1971年9月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起,坚持集体所有制和共同富裕,带领群众全力以赴抓农业,办工业,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生活率先在新乡县步入小康行列。在坚持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累累硕果。经过规划建设的龙泉村,已是街道宽敞干净,楼房排列向阳,环境优美,四季长青。
龙泉村1992年被市命名为小康示范村,1994年被省命名为明星村,2000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文明村;还先后荣获省、市、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普法先进村、发展乡镇企业先进村、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村党委书记梁修昌先后荣获省、市劳动模范、优秀农民企业家、优秀党支部书记等称号。龙泉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富裕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