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长津湖畔的烈士仍在思念故乡的人儿...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但你要耐心地等着......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我要故意对一切死亡为难。
让不等我的人
去说:“这是幸运。”
那些不等我的人
他们不会了解,在炮火之中,
是你拿自己的等待,
才救活了我的生命。
我是怎样活过来的,
只有我和你两个人才会知道----
这只是因为你,
比任何人都更会等待着我。”
此刻,27岁的毛岸英正笔直坐在这趟前往异国他乡的飞机上,这首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他由衷地脱口而出,他的目光下移射向窗外的白色狂潮,想要击穿这些张狂的恶浪,只为看一眼他心中的那个人,她还在故国的地面痴痴苦等。
现在,他多想大声亲口对她说出这些话呀!这是他内心最真切的爱情宣言!
只是无法,白色狂潮还在翻涌咆哮,它无情地要阻挠这对恋人。但岸英决不向它屈服,这是他对这白色狂潮发出的宣战,同样也给那即将迎来的地上的黑色狂潮!
思齐同样用自己的一片痴情,让思念穿越时空,像一缕和煦的春风,坚定了在异国他乡的岸英的心。
我们一起打开这本《北纬三十八度----彭德怀与朝鲜战争》,解密真实的抗美援朝,以及在这宏大的战争背景下,了解许多不为人知的凄美故事。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这不是电影,但远胜电影。
让时光回溯到1950年10月8日,这一天,岸英的爸爸发布命令,正式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援朝,并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任命当天,这位百战猛将就马不停蹄地离开北京赶赴东北,岸英自己也跟着一起上了飞机。
机舱内,彭德怀向秘书介绍岸英,他凝视着眼前这个高大魁梧的年轻小伙子,顿时眼前就浮现起了那张看了几十年的战友熟悉的脸,不由得湿润了眼眶。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真到伤心处。
他心中明白,毛主席一家五口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楚雄等相继牺牲,这回又带上了岸英,自己身上的担子不轻呀;前不久他还跟其他人一起劝过主席,岸英要参战,不必同意他这个要求,他的单位任务也很重要。然而只得到毛主席一句:“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作为老战友,他很清楚主席向来说一不二的脾气,想到这里,便指着岸英向秘书大声说道:“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这本书不但详细介绍了毛岸英入朝前后的情况,还以大量的篇幅叙述了朝鲜南北双方武装冲突直至爆发战争的经过、美帝国主义发表猖狂的侵略宣言、中央领导对战争的关注及决策应对、出兵的经过以及各场对美联军重大战役的布置谋划,最后是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订及战争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