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迷惘?且看毛主席在北京救国求索的人生地图

2022-07-16 1288 0
作者: 重读老旧书 来源: 重读老旧书

  毛泽东成长于湖南,但思想上的成熟还是在北京完成的。湖南求学时的毛泽东,如同鱼儿在湖海中自由遨游,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思想似乎都能吸引他的兴趣,由此达到了“先博”的层次,这让他在北京也完全不是一个“新人”。

  《毛泽东:三十年还旧国》是一本地域性特别明显的书,本书介绍到了1918年毛泽东首次来到北京的活动。作者来自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所描写的也只限于毛泽东在北京的两段、跨度为三年的时光,1918-1919是尚是来自于乡下操着南方方言的土学生,三十一年后来到北京的已经是照耀全国的红太阳,三十一年弹指一挥间,换了人间,伟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两次来到北京,关系着这三十一年的奋斗,更关系着未来新中国的道路。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在政治思想上,毛泽东依然保持着对新思想的吸收,但观点却越来越激进,逐渐偏向于马克思主义。同时毛泽东还认识和结交了不少社会名流,这些社会名流大多都是各个时期登场的重要历史人物,但显然此时的毛泽东已经让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三十一年后的再次见面打下了基础。

  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和这些名流打交道并获得不错的评价,是毛泽东从学生转型成为社会人的重要标志,北京的文化界已经有了这位湖南新星的一席之地。

  1918年的北京对毛泽东来说是人生少有的甜蜜时刻,在公园和故宫广场,他见到了北国的早春,当北海仍结着厚厚的冰时,见到了盛开的白梅,见到了北海边的杨柳,柳枝上挂着冰凌,更重要的是,陪伴他见到这些的是杨开慧,他的霞。

  两人的爱情在此刻萌芽,无论描绘得如何敬爱浪漫都不为过,但爱情的伟大来源于悲剧的结尾,熟知历史的我们如果联想到十年后因革命而生离死别的遗憾,也会“泪飞顿作倾盆雨”吧。

  1919年毛泽东再度来到北京,此时的身份已经不是去年的湖南学生了。他领导了驱除军阀张敬尧的运动,率领湖南各界驱张代表团来到北京,俨然成为了新兴的湖南政治人物。

  去年的胡适尚可把毛泽东当学生看待,今年的胡适已经称毛为“好兄弟”,联想到三十年后胡看不起毛的文学水平,毛看不起胡的政治水平,不禁莞尔。

  好老师还是有的,黎锦熙虽年长毛泽东三岁,和毛泽东也实为挚友,但还是毛泽东的老师,1949年6月失去联系了近三十年的师生两人再次在北京见面时,毛泽东开口一声“黎老师”,不仅让黎老师泪流满面,也同样让书外的我等也感叹连连。

  三十一年前的毛泽东拜访那些名流的时候,如何也不会想到三十一年后毛泽东会以国家领袖的身份邀请这些名流参与新中国的建立事项。对于建国这一大盛事,我们的党和领袖出于公心,邀请了当时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名流赴京共襄盛举,此书此章标题也取得好“故人北归:群贤毕至”。

查看余下3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