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学习毛主席的思想,还可以跟他学书法,这本书真的是宝藏!
毛主席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他不仅会打仗,他的书法更是墨林一绝!像我们经常在学校教室里见到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些政府机关里景观石上书写的“为人民服务”,还有在许多旅游胜地常常有他的诗词临摹贴,每次看到他留下的这些挺拔遒劲的手迹,我都能感受到一种超然独立的气魄跃出纸面。
于此同时,我也会在脑海中思考----毛主席形成自己的书法都经过哪些过程?他又是借鉴了哪些书法大家?他留下的这些手迹背后又都有哪些故事?
《毛泽东手迹寻踪》就是一本很好的带我们走进毛主席跟他的书法手迹的书籍!
全书共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手迹反映了毛泽东在“五四”之前包括他在东山书院、湖南一师、北大图书馆的求学活动;
第二部分的手迹反映了他在五四之后到长征结束前的gm活动;
第三部分的手迹则主要反映了他在长征结束后到建国前这13年间的战争活动;
第四部分的手迹主要反映了毛主席在建国后50年代跟亲友的交往、在各地的活动;
第五部分则是记述了毛主席的书写在50年代开始向书法急剧转型的过程,这期间他又临摹借鉴了哪些书法名家的精髓;
第六部分记述的便是他的书法跟60年代国内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背后的紧密联系,自然灾害与外部压力没有压垮他的意志,他反而从悲情和忧郁中走出来,走向坚强与不屈,这些特点也深深地反映在他的诗词与书法中;
第七部分则是他将自己在过往的火红岁月里写下的诗词一一重新书写,寻找那时那地的激情;
第八部分则是他晚年期间留下的最后的手迹,尤其是1965年之后,毛笔手迹已经是越来越少了,整幅的毛笔题词和其他内容已是极其难得见到。
毛主席留下的这些手迹背后都有一段寓意深长的故事呢!比如“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就是他早有预感、为告诫领导干部而写下的题词:
1950年2月27日,毛主席乘坐的专列到达满洲里,在这里,他留下一副有深刻含义的墨宝,那就是为中共松江省委(后面改称黑龙江省)题写的“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写这幅题词,他是有感而发----伴随着中国gm的胜利,官僚主义和腐败之风出现。
在离开西柏坡之前,他就一再提醒,尤其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他把进驻北京视为赶考,始终牢记着李自成从陕北起家,一路东进,摧毁明王朝进入北京却败在北京的历史教训。
毛主席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到长春后,他坐在轿车中看见大街小巷没有人影,问当地一位负责人:“为什么街上一个人也看不到啊?”这位负责人说:“现在正在吃中饭。”毛主席笑:“噢,老百姓行动这么一致,比军队还整齐啊!”后来,毛主席知道这是为他的到来而戒严,他批评说:“你们在说假话,搞戒严,不让老百姓出来,这样太脱离群众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