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辉 张一平 | 试论毛泽东认识论的实践转向过程

2022-11-07 767 0
作者: 赵明辉 张一平 来源: 湘大毛研中心公众号

  摘要:

  关于毛泽东实践认识论的研究极其丰富,但其中对于毛泽东如何克服其早期认识论的局限并最终以实践的观点重构自身认识论的思想轨迹与心路历程,却缺乏系统性的梳理。通过整理其相关文献可知,毛泽东实践认识论思想并不是天然存在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实践中一系列的思想矛盾运动,最终摆脱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理论羁绊,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由经验地认可走向自觉地认同与构建,从而完成自身认识论的实践转向。

  关键词:

  毛泽东;认识论;实践;转向

  毛泽东实践认识论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一样,毛泽东早期也曾经从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出发,构建自身的认识论体系。但以往的研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毛泽东早期的几种认识论思想与其后来的实践认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自然也就忽略了这些联系与差别背后所掩盖的毛泽东思想的矛盾运动过程,因而未能有效揭示毛泽东确立实践认识论的思想背景。只有当我们深入地了解与体会毛泽东在这一过程中的思想矛盾与心路历程,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毛泽东认识论实践转向的逻辑路径及其变革性意义。

  一、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毛泽东实践认识论的确立问题,学界已经有了极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一部分研究者侧重于在毛泽东整体思想的研究框架下对其进行探讨与叙述。在《西行漫记》中,埃德加·斯诺着重叙述了毛泽东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过程,但遗憾的是,斯诺并未详细地介绍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在《毛泽东的思想》中,斯图尔特·R·施拉姆分析了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却并未将毛泽东早期认识论思想与后来认识论思想有机联系起来,难以凸显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转变及其背后的原因所在。国内学者金民卿在《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中的自我清算特征及其启示》中介绍了青年毛泽东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但由于这篇文章主要还是着眼于毛泽东整体思想的变迁,对于隶属于其中的认识论思想不可避免地只有相对有限的论述。因此这一类研究往往存在着对于毛泽东实践认识论着墨过少的问题,难以系统完整地展示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发展过程。

  而另一方面,另一部分研究者则更加注重对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专题研究。在《毛泽东思想的批判性透视》中,理查德·约翰逊在基于对《实践论》文本的整理上,从毛泽东实践哲学与政党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毛泽东实践认识论的产生因素,强调其“与建立在共产主义者领导之上的权力实践”之间的关系。但遗憾的是,作者似乎更加注重毛泽东同时期政治活动等共时性因素对于毛泽东实践认识论形成的影响,忽视了从历时性的角度去探索促使其产生发展的最早期的历史因子。国内学者韩步江在《论毛泽东实践概念的哲学形成》中梳理了毛泽东实践思想由雏形走向成熟的历史,认为毛泽东实践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反对本本主义》的雏形阶段,以实践经验和实践认识消化和吸收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阶段和以《实践论》为标志的正式形成阶段”。然而在这里作者忽略了毛泽东早期思想对于其实践概念的影响和作用,难以回答毛泽东为何选择从实践这一独特路径重构自身的相关思想。而臧峰宇、何璐维在《青年毛泽东知行观的实践心学阐释》中,虽然探讨了毛泽东早期“对传统心学的初步实践转向”,但未能与毛泽东后来成熟的实践认识论联系起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仍未形成对于毛泽东认识论实践转向过程的相对系统完整的梳理。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