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星火旅游,一起走进东方红卫星升起的地方

2023-07-06 1816 1
作者: xinghuoly 来源: 星火游

  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这里发射成功。

  这里就是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基地概况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又称“东风航天城”,位于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距甘肃省酒泉市280公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第一座航天发射场,前身是一个导弹实验靶场。195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军委有关选择导弹试验靶场的报告。1958年10月20日,发射场开始建设。苏联曾派出技术专家帮助中国进行导弹靶场的设计,1960年年初,靶场建设基本完成,而最初的导弹也是由苏联提供的。数月后,中苏交恶,苏联专家很快撤出。1960年9月10日,就在外援专家撤走的第17天,酒泉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

  建设过程

  1958年2月2日,空某军政委栗在山将军突然接到空军干部部部长朱虚之的电话,让他马上到北京,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要同他谈话。栗在山立即赶到北京,和朱虚之一起来到肖华家里。

  肖华对栗在山说:"我们国家要发展尖端武器,准备筹建个导弹靶场(即导弹试验基地)。陈锡联、孙继先同苏联专家在大西北选了个点,军委决定让你到这个靶场当政委,同孙继先一起负责靶场的筹建。"栗在山虽然连导弹是什么样都没见过,但他深感责任重大。

  栗在山见到孙继先后,孙继先开玩笑说:"欢迎党代表的到来。万事开头难,你来了就好了,现在一大堆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两人交换意见后,决定先选调领导干部,把靶场的领导班子组建起来。就这样,先后调来了李福泽、林毅、徐明、曾凡有、张雷平等同志。

  1958年2月25日,经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批准,我国第一个陆上导弹试验靶场选定在地处西北戈壁的额济纳旗的青山头地区。

  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立即带领工程勘察队奔赴戈壁滩,进行点号布局和铁路、公路走向的定点及工程勘察。

  为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中央军委决定组成靶场"特种工程指挥部",由陈士榘任司令员兼政委。总政治部批准组成了"特种工程联合党委",由陈士榘任第一书记,孙继先任书记,黄文明、栗在山任副书记,共同负责靶场的工程施工和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1958年3月6日,总参谋部下达命令,驻在朝鲜的志愿军某兵团机关立即回国,参加导弹试验靶场的筹建工作。3月中旬,该兵团陆续秘密撤离朝鲜。3月27日,实验靶场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xx兵团,靶场筹备处并入兵团。4月,组成了由孙继先为书记、栗在山为副书记的兵团党委。党委成立后,提出了"边组建、边训练、边试验"的原则和打好"组织桩、思想桩、技术桩"的要求。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