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理论现代化杂谈
本来计划对我们本土理论研讨的方式方法谈点看法,但翻看了一下前文,其不少地方已基本都将其谈了出来,而且从《试谈“从0到1”与宇宙本原和人类本原》那篇开始,自己就一直在运用这种方式方法进行探讨,其基本思路仍然是“太极(宇宙观与人类观)→阴阳→五行八卦”,这属于我们中华理论数千年来的正规范式,也属于我们中华理论的鲜明特征。但从效果看,其仍有些不够理想,人们似乎对我们自己的本土理论反而有些陌生了,许多学者虽然在动机上主张中华文明复兴,但却对中西方文明理论区别不开,更是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认识不清,从而片面强调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点而贬低西方文明,导致中西方文明不是相互交融,而是相互对抗,这对我们中华文明的现代化会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鉴于近现代以来西方科学文化耀武扬威的凶悍气势,“扬我军威”与其对抗一下,先让它们“明白自己吃了几碗干饭”是必须的,但对其优点我们也不能无视,否则难以实现我们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和发展进步。根据西方的天文学研究,其视野已深入到暗物质与暗能量,其物质科学研究已深入到分子、原子、夸克和量子,其生物学研究也已深入到微生物、植物、动物三大类,它对自然现象的探索较我们古代科学要深入细致,这都属于不可否认的事实,也都属于我们中华文明需要消化吸收的重要内容,其对我们古老理论的充实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在对我们古老理论的继承中不能墨守陈规(目前这种现象很普遍),需要结合近现代科学发展进行一番基本的调查研究,并做出新的突破,力促我们古老文明自身的进化,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令其枯木逢春,枝繁叶茂,否则,“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难以实现我们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从总体原则上来讲,由于中西方文明的历史渊源不同,它们在相互交融中发生碰撞是必然的,但这种碰撞不是要消灭对方,而是要相互取长补短,并做到相融相通,从而产生政治家、科学家与理论家们所苦苦求索的那种“大统一理论”,用以指导整个人类文明迈向更高的阶段。
由于我们中华文明理论的优势主要在于经学(基本矛盾与绝对运动)方面,所以根据网络研讨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继续运用我们中华的经纬学思维,采用“杂谈”的形式,对一些现象尝试着进行一下基本的分析,不妥之处,还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中华理论怎样消化吸收西方学术的优长
随着文化自信底气的上升,我国学术理论界也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比如中西方理论体系区别不开,对西方文明也出现了将宝宝“与洗澡水一起泼掉”的那种现象,为了使这种盲目性能够冷静下来,在此先简明扼要,将中西方学术的优缺点大体理出一些头绪供大家参考。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