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人民日报发文: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内容提要: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是涵盖不同历史阶段红色文化具体形态的综合性、集成性概念。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必须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价值立场、思想基点、本质要求、内生动力、科学思维、世界情怀,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红色资源与厚重文化内涵的先进文化形态,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坚持人民至上,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价值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坚持人民至上,深刻体现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为科学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明确了价值立场、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井冈山的红米饭、延安的红枣、太行山的小米、苏北大地的独轮车等等,都是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生动见证。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就要从革命传统中寻找智慧、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更多更好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成果,让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自信自立,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思想基点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自信自立在红色文化中体现为精神自信与精神自立的统一。
革命战争年代的环境之艰苦、生存之艰难、战斗之残酷是难以想象的,但中国共产党人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宁愿饿死也不投降的气节,竹签钉入十指、痛彻心扉也不叛党的坚贞,深刻诠释了红色文化中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精神自信。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等,到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实事求是”“自力更生”等,再到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两个务必”等,都深刻彰显红色文化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自立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永葆奋斗激情、勇于开拓创新,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粉红色看起来是红色,其实是白色杂交,隐含了白色。
许多红色题材,特别是历史重大题材的影视剧,拍成那样,看起来别扭,就是色调偏了,不是纯正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