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共二大在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常言道“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无数载入史册的历史瞬间,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在这里发生,并随即影响全国。
中共二大会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路7弄30号(原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是一幢坐北朝南一楼一底旧式石库门住宅。
倘若开展一场“红色之旅”,上海之行除了一大会址,还有一处不可错过,那就是同在上海的中共二大会址,如今的静安区成都北路7弄30号。时间拨回到99年前的夏季,中国共产党诞生一年后,彼时这里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李达的居所。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的一年时间里,以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迅速从中国各政党和团体中脱颖而出,获得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信赖,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形势图。
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扩大了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也为党的队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员人数从一大召开时的50多名,发展到二大召开时的195人,各地的党组织也有所扩大。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加强党的建设?这一系列万分紧迫的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1921年9月,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从广州回到上海,正式履行党的领袖职责。他要带领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确定党纲、政纲,阐明党的政治主张。 为此,他开展一系列行动,并计划第二年7月召开中共二大。他认为在党的二大召开前,应先举行一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以确定中共在现阶段的政治任务”,“目的是要将中共的全体党员和它所领导的工人阶级和青年群众,在一个统一的确定的政纲下展开活动。”
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纪念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西路230号(爱和里9号)。
全国第一次劳动代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考验了中共的组织领导能力,统一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运动的必胜信心,为中共二大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社会基础。吸取中共一大遭到突查、仓促转移的经验,中共二大对会议地点的选择愈发谨慎。反复考量之下,中共中央局最终将会议地点定在了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这里位于公共租界、法租界分界线福煦路(今延安中路)与老成都路的路口,属于两界交会之处,相对安全。
中共二大会址,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的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