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群体

2021-05-22 2669 0
作者: 陈晋 来源: 昆仑策网

  关于学党史,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学史明理”。明什么理?我的体会,就是要明白三个道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加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学史崇德”,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在100年的历史上,积累起来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学史力行”,就是实践,办实事,开新局。

  总书记讲学党史要发挥这四个方面的作用。我想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出发,是怎样出发的,他们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象,这些,大概可以为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四句话带来一些启发。

  我讲四点:一、100年前建党,它不是一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的愿望,而是先进知识分子的群体性选择。二、参加建党,包括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前入党的那群人,他们的组成特点和精神气象。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层不成熟、不稳定,为什么不成熟、不稳定?四、毛泽东为什么脱颖而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毛泽东?这四个问题结合起来就叫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群体。

  一、把握大势:建立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知识分子的共同选择

  一大前各地早期组织的成员,现在明确的是58位。参加一大,到底有多少代表,有12人之说,有13人之说,新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的表述方法是,先列出12位代表的名字,再加一句:“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这样讲,是叙述性的,很客观。他们代表着全国58名党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建立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知识分子掌握了大势以后的结果。当时的大势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可以从介绍过来的各种理论思潮中选择一种来救中国;二是十月革命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一种新的救国道路;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陷入萧条,再加上巴黎和会无视中国对山东主权的诉求,使人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非常失望,甚至反感。

  这就是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大势所在。

  为什么说58个人的选择,算是把握了大势?真理从来是先由少数人掌握,在实践中比较,逐步得到大家认同的。这是个规律。

  实际上,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不只这58个人。不在58个人当中的一些人,也应该视为建党群体。比如说蔡和森,他最早提出党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1920年7月,蔡和森在法国的一个会议上就提出: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这年8月,他写信给毛泽东,再次表达了这个主张。当时,陈独秀在上海准备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陈独秀还曾经想过,我们党叫什么,我们既然奉行社会主义,就叫“社会共产党”吧。所以蔡和森虽然没有参加一大,也不在58个人的名单当中,长沙早期共产党组织里面也没有他。但是他的地位跟58个人是不相上下的。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