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冲及:从延安整风到中共七大
【摘要】从延安整风到中共七大,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各种思想和作风问题,加强了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及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走向成熟,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每当历史上发生重大变动,通常都有一场思想领域内的深刻变化作为先导。这并不奇怪,因为人们的行动通常都受到思想的支配。这种思想变动,有的像疾风骤雨般猛然袭来,使举世为之震惊;有的却需要经历较长的渐进过程,甚至会经历某些曲折。为了理解这种状况,需要对当时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面对无数以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复杂情况,许多人容易受到长期习惯的旧思想束缚,迈不开新步子;当然也有人对新情况并不真正了解而任意乱来。这两种情况,都会吃大苦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才能闯出一条成功之路,并且通过坚强有力的教育,才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多次经历这种状况。从延安整风到中共七大,便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可以说,没有这关键一步,就难以有革命的迅速胜利,就不会在短短几年后迎来新中国的诞生。这确是中国革命史上至为重要的时刻。
一、历史的回顾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自己的指针。但在党成立以后的很长时间内,党的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之不多,对中国的复杂国情缺乏深入具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更缺少深刻的认识。这使党在早年和以后一段时间内,对于中国革命应该怎样进行,还处在摸索的过程中,这也是当时党内几次右和“左”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的原因所在。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党在政治上一步一步成熟起来,需要在思想方法这个根本问题上实现一场深刻改变。否则,要迈开大步前进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共产党早年所犯的各种路线性错误中,危害最大、时间最久的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片面和表面的,容易产生冒险主义的行动;面对不同意见的干部,又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宗派主义统治;他们起草的决议和文章空洞无物,从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而是装腔作势、死搬教条,借以威吓党内同志。
为什么这种“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错误能够在党内统治这样久、造成这样惨重的损失而迟迟无法得到根本纠正?亲身经历过这段灾难性岁月的陆定一在半个多世纪后回顾道:“反对王明路线,比起反对其他错误路线来更为困难,因为(一)他们有共产国际米夫作为靠山,而在当时,中国党对共产国际有迷信,以为共产国际的任何决定都是正确的,共产国际相信王明宗派,那么,王明宗派也一定是正确的。(二)他们言必称马列,在马列主义词句的掩护下干错误的事情。当时,中国党还没有这种理论水平,不能分别马列主义的词句中哪些是适合中国情况的,哪些是不适合中国情况的,所以就受到他们的欺蒙。(三)他们亦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主张土地革命的。所以就很难看出有什么路线的分歧。”也许还要增加一条:中共二大通过了决议,“正式加入第三国际,完全承认第三国际所决议的加入条件二十一条,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在加入条件中还规定,“遵守第三国际的纲领和决议”。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