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和群众发生误会怎么办?朱德让人写下这14个大字

2021-10-20 1245 0
作者: 李约铃 来源: 钧正平工作室

  “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在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镇一所清真寺的墙上,这条红军长征时留下的珍贵标语,至今80多年过去了,仍然清晰可见。

1.jpg

  1935年4月30日,中央红军进驻柯渡坝子,由于一名红军战士不了解当地习俗,差点与村里百姓发生冲突。朱德总司令了解情况后,带着这名战士去赔礼道歉,并让红军宣传员用紫土写下了这14字的标语,标语中的“回家”指的就是回族。这条情真意切的标语,把党的民族政策深深印刻在回族群众的心底,回族群众深受感动,纷纷给红军送柴、送菜、送鸡蛋,有的大娘连夜给红军打草鞋,不少回族青年主动参加红军跟着长征。

  长征,不仅要打破敌人军事上的封锁,同时也要打破敌人政治上的封锁。据统计,长征途中,红军共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跨过了近百条江河,翻过了约40座高山,不仅要面临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更面临着敌军对我党常态化和妖魔化的抹黑。他们诬蔑红军是“赤匪”“共匪”,说“共匪”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由于红军长征所经过的地方,大多为没有群众基础的新区域,不少民众对红军持冷漠怀疑态度和恐惧心理,有的甚至举家躲避,这给长征带来了极大困难。

  能否做好宣传和动员广大群众的工作,赢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不仅关系到战略转移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因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红军总政治部高度重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号召广大红军将士充分发挥“宣传队”和“播种机”的作用。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士兵委员会制订了写标语、贴标语、发传单、演讲宣传的任务,要求他们向沿途的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红四方面军专门成立了錾字队和粉笔队,在天然岩石、房屋阶条、牌坊、石碑上篆刻下1.5万余条红军标语。

[s]1.jpg

  “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人人平等自由”“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白军”......这些标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红军摸准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着眼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宣传红军与国民党军的本质区别,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帮助人民群众做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说出他们想说又不敢说出口的话,从而打通了红军与群众的交流沟通渠道,启发了民众觉悟。一条条红军标语,不仅是一个个宣传口号,而且是一道道动员令,唤醒千百万工农群众翻身求解放的信念和行动,有力打破了国民党处心积虑的舆论封锁和欺骗宣传。

3.jpg

  在宣传动员上,红军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强调军队宣传阶级平等的观念,主张与群众风雨同舟。“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打富济贫的”“红军官兵平等,不欺压劳苦大众,把穷人当作阶级弟兄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句句宣传话语道出了红军是与民同苦、为民而战的队伍,这在很大程度上卸下了群众心理防线,有助于两者之间建立起认同关系,取得群众充分信任。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