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修正主义之路——德国社会民主党史(3)
背景:垄断的形成与帝国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产力飞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已指出:自由竞争产生了生产的集中,这种集中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导致垄断。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个时期都在生产领域出现了垄断的趋势。特别是在德国,工业界通过条约性协商,即卡特尔的形式,实现了较之其他国家的工业更高程度的垄断。1
大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使工业领域竞争日益加剧。为了降低竞争造成的损失和风险,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各大企业逐渐趋向于通过协议来达成有关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妥协,以取得双赢局面。金融资本也逐渐确立了统治地位,德国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帝国主义2阶段转变。
德国的垄断资本家为了德国帝国主义的利益,想要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霸权,他们大肆扩充军备,扩展势力范围,积极准备战争。在对工人运动的处理上,统治阶级摒弃了俾斯麦的恐怖政策而企图通过让步与诺言使工人阶级赞同帝国主义的政策,因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也支持资产阶级拿出一部分垄断利润去收买工人。这可以体现在德国劳动法的订立上:在1900年以后劳资协议日益普遍;1910年1月20日帝国法院明确规定,劳资协议对缔约者具有法律约束力,从而在法律上确认了这种处理劳资关系的方式。到了1912年,通过工会与雇主之间达成劳工关系的就业人口已达到200万之众。3平均工作日也从19世纪70年代的12小时降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9.5小时。4一系列的社会政策和措施使德国率先走上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发展道路,社会关系出现了一种相对和谐的局面。到20世纪初,某些学者对德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德国是经济繁荣与社会安宁的典范“德国所有阶级的人们似乎都表现出普遍的满足感”。5 暗潮涌动——党内机会主义的发展
在19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恩格斯逝世以后,德国工人运动中的右派势力逐渐壮大。右派(右倾机会主义者)是以修正主义者和改良主义者著称的。他们在社会民主党内公开出现并加强活动,在恩格斯逝世以后表现得特别显著。列宁在《社会主义与战争》中这样描述这种趋势:“十九世纪末的客观条件格外助长了机会主义,使利用资产阶级合法性变为盲目崇拜这种合法性,在工人阶级中间造成了一个人数不多的官僚和贵族阶层,把许多小资产阶级‘同路人’吸引到社会民主党的队伍中来。”6机会主义宣扬阶级调和,主张用阶级合作来代替阶级斗争,放弃革命的斗争形式,放弃无产阶级建立政治统治的准备。他们是工人阶级内部的资产阶级代理人,竭力抽去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内容,视图将社会民主党变为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