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时,为什么没人能站出来?

2021-12-31 1741 1
作者: 刘梦龙 来源: 新潮沉思录

  今年是苏联解体三十年,我们之前也谈过这个大事件对当代的一些影响。当然,苏联解体本身始终是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几十年来,人们从许多角度讨论过苏联为什么解体。苏联的失败,确实是社会主义国家难以绕过的一个坎,我们今天也只能说摆脱了近忧,但依旧有着远虑。

  总的说,关于苏联解体的传统结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苏联体制僵化,积重难返,最后是戈尔巴乔夫的失败改革直接导致苏联的猝死。但把仔细分析,我们又能看到一些更深层,与过去并不太相同的东西。

  苏联有没有问题,苏联从一开始确实就有问题。典型如苏联的超国家联盟体制,一开始是为了规避布列斯特和约的束缚、迎接世界革命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列宁和他的战友在开创苏联的时候,恐怕没人设想这套体制会存在运作几十年。斯大林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整顿,无论是把苏共从一个带有高级知识分子沙龙气质的精英党转为一个令行禁止的严密组织,还是其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主张,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解决苏联和苏共体制转正的问题。

  苏联遭遇的问题并不是苏联独有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类似转型的问题。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从一穷二白,同患难时的高度团结,走向繁荣富裕,共富贵时的迅速分化。党的一元统治优点和缺点是一样明显的,战斗时利于团结,和平时容易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严密管控的社会必须逐步放松,过去能适应艰难困苦的封闭斗争环境,但一放松,党的队伍就不可避免地迅速腐化,官僚化。由于党的理论与实践都跟不上社会进步的速度,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可避免要向发达资本借鉴学习,不免就被西方带进沟里。

  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是在以弱敌强艰苦斗争建立起来的,长期面临强大的外部压力,这就需要一个强人乃至半神式的领袖。就像英国人二战也需要一个丘吉尔,而斯大林无疑是这样一个人物。在打完卫国战争,并在冷战中稳住阵脚后,大功告成的斯大林,最后一个任务,应该是以其威望压倒一批资历深厚,功勋显赫的党内元老,培养接班人,为苏联建立一套和平时期可靠的中央权力移交体系。而斯大林的猝死,作为一个偶发事件,可以说极大改变了苏联的命运,从此苏联中央权力就不断处于动荡,最终导致体制僵死与积重难返。

  苏联转型并不算成功,这个板子应该出在赫鲁晓夫身上。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猝死后的权力真空中,联合朱可夫以近乎政变的手段夺取了中央权力,之后在苏共二十大上,全面否定了斯大林路线,试图建立个人威望。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很大一部分是完全基于政治目的的扭曲污蔑,其中对大清洗的极度夸大,与他和贝利亚的恶性政治斗争是息息相关的。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谁说没人站出来。记得戈尔巴乔夫还被拘押了几天。但苏联人民反对,只好把他放出来,自己进监狱。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