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遗址“兰圃祠堂战斗旧址”谈治史唯实
有人说,历史是人民写的;也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前所长、史学家于沛主张:治史求实,治学经世。显然,研究、编撰历史的最高境界是“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公元前99年的汉武帝时期,大将李陵率5000兵攻击匈奴主力兵败降敌,群臣愤怒声讨李陵变节,司马迁却据实为之辨解∶“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司马迁因此面临“大辟之刑”,为完成父亲太史公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司马迁毅然选择以腐刑赎身死。在坚忍与屈辱中,司马迁完成了父亲的使命,于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全书,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堪称古今“唯实治史”第一人。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被中国共产党人所传承。在迎接建党百年的日子里,笔者惊奇发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总第14卷第二册,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兰圃祠堂战斗旧址》载:1949年初,林森县(1944年闽侯县改名林森县)兰圃村大地主恶霸林柯锬,利用农历2月14“迎神”节日之机,演戏闹节3天,特请驻扎沪屿乡的县保安队光顾自己的家宅,备盛宴款待保安队长刘兆春及其随带兵丁队伍一行,安图借保安武力恫吓民众。闽中游击队领导当即派出陈振标、沈祖夏、郑书程、黄建国等12名游击队员,乔装打扮成看戏群众,依靠兰圃地下党同志内线联系,里应外合,打击歼灭敌人。战斗结果,击毙敌人5名,伤敌3名,缴获捷克式轻机枪1挺、长短枪10多支、子弹几百发。没有误伤一个群众,游击队无一伤亡。1978年9月22日被错判错杀的1948年入党的老党员、原闽中游击队中队长郑书程,赫然在列。
此前,郑书程所在地的县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共XX地方史大事记》(1920.1—2000.12)对此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是:“(1949)3月14日 陈振标、沈祖夏带领游击队袭击在林森兰圃祠堂里看戏的国民党保安分队,毙敌数人,缴获捷克式机枪1挺、步枪10多支、子弹400多发”。显然,编撰者对重要参战者郑书程讳莫如深,没有直书全部史实。
福清县原政协副主席、公安局长陈木水《奇袭闽侯县保安队夺枪记》完整还原了当年兰圃祠堂战斗的全过程; 奇袭闽侯县保安队夺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