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帅:左翼文艺与西安事变

2022-11-02 1194 0
作者: 郭帅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内容提要

  左翼文艺对西安事变的发生具有事功。事变前,中共向东北军派遣了十位左翼党员作家和相当数量的左翼文艺青年。在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他们在东北军中创作和传播了《松花江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打回老家去》《火山口上》等左翼救亡文艺作品,从而影响了大量东北军中下级官兵,策应了中共对东北军的“下层统一战线”。这是中共“文艺统战”的一次成功经验。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共中央指示解散左联等左翼文艺组织,安排大量左翼文艺工作者从事统战工作。“文艺统战”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方式。

  关 键 词

  左翼文艺 西安事变 左联解散 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大事要事,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影响之大正如毛泽东当时所感:“实是如天之福。”[1]西安事变的酝酿及和平解决,也为中国革命贡献了经验,杨奎松教授对此概括道:“中共中央也正是从它在陕北的这段颇具戏剧色彩的经历中,才第一次如此深切地了解到,统战工作可能具有怎样神奇的功效。”[2]三年后,毛泽东在著名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统一战线”称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之一。[3]长期以来,西安事变是史学界尤其是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围绕着西安事变来龙去脉以及周边人事,迄今已产生了数量惊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档案性资料[4]和回忆性资料的[5]浮现,学术界对中共在西安事变中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非常深刻和丰富的阐释[6],虽然还存在一些疑点和争论,但在总体上对于中共在西安事变中的统战成就已建立起了比较清晰的认知框架。

  张学良

  然而,在这些统战研究中,我们罕见对于中国左翼文艺的专门论述。西安事变主要是张学良杨虎城借助中下级军官势力形成的。而通过左翼文艺影响东北军中下级官兵的抗日情绪,正是中共中央对东北军统战工作的重要政策。张学良对此深为感叹,他直到晚年仍然对左翼文艺在东北军中的影响记忆深刻。[7]宋美龄在事变当时就已发觉:“早在事变之前,上海左翼文化人即已潜入西安,非法发行刊物,诋毁中央,诬蔑领袖。”[8]而现有的研究著作,基本都将视角集中于中共、东北军及十七路军和国民党的高层人物,仅仅零星述及左翼文艺的个别作品,并未将左翼作家作品在西安事变中的存在和作用作为结构性的研究对象。当然,在西安事变的历史叙述中,左翼文艺并非显要环节,但它作为历史事实深刻参与了事变,这决定了它的叙述价值,并将因此而丰富我们对于西安事变这一宏大叙述的建构,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历史转折中的中国左翼文艺运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典型。

查看余下9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