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历史和时代呼唤新的发展学和现代化理论


1.jpg

《全球鸿沟,底层的言说:国外左翼学者视野下的南北差距问题研究》(周淼)

  此文系作者为《全球鸿沟,底层的言说——国外左翼学者视野下的南北差距问题研究》(2020年出版)一书所作的序言,此文作于2019年。现重新予以刊发,有助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资本主义产生于西方,自此开启了人类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历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这也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从而造成了巨大的南北差距和贫富差距。马克思早就指出:“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马克思这一论述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尽管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无疑有正面效应,但从第三世界的角度看,这种全球化给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的更多是灾难性的后果,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的扩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和激化,在更大的历史范畴内,“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桎梏。

  西方全球化导致全球范围内巨大的财富和资本向极少数人手里集中,西方全球化的畅通无阻也进一步加剧少数强国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因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会更加尖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局势的日益动荡不安,其总根源就是东欧剧变和苏联亡党亡国之后全球范围内贫富两极的急遽分化。国际金融危机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即生产社会化乃至生产全球化与现存的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被极少数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次总爆发。随着这一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可以断言,更大的金融灾难必将紧随其后并在一些年内接连爆发。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这一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架内根本无法摆脱。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颇像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内囊空虚起来的贾府。

  有西方的全球化,便会有反西方的全球化,殖民的历史,也是反殖民侵略的历史。第三世界国家在独立前,有着受奴役受压迫的共同命运,独立后又面临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第三世界的崛起是战后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头等大事。作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支新兴政治力量,第三世界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力量和生力军。近些年来,尽管这一力量有所减弱,但西方全球化的过程是南北差距不断扩大、贫富两极分化的过程,是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体肤不断遭受熬煎和心灵不断觉醒的过程,广大第三世界决不甘心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的任意摆布,他们在觉醒中必然反抗,他们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各种各样的斗争,这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变革大调整的根本动力。西方全球化已经并必将继续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抵制。第三世界无论就其拥有的国家、人口、地域面积,还是拥有的战略交通线、陆地海洋资源等,都具有绝对的优势。第三世界有着团结合作、互相支援的优良传统,至今仍有“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这两个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进行斗争的工具。只要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能进一步认清根本的共同利益所在,坚持相互尊重各国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互相合作、求同存异,就一定能够妥善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联合起来,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进一步加强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就一定能够有力地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逐步缩小南北差距。这就在全世界范围内,不仅为新的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准备了相当的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条件,而且促进了民族的阶级的充分觉醒和充分准备。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