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究问: “中国式现代化指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到底新在哪里?”

2022-10-19 1232 0
作者: 王立胜 晏扩明 来源: 文化纵横公众号

  王立胜 晏扩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导读】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报告中重点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引发广泛关注。事实上,近年来,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讨论,正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议题。那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哪里?

  本文指出,现代世界秩序及其话语体系,是在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工业文明主导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形成了以基督教信仰传统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相结合的工业化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该形态的信奉者们普遍认为,西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由西方发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现代文明唯一的、永恒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思想和话语体系充斥着对西方文明的片面推崇,成为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思想源头;它甚至拒绝以复数形式来使用“文明”概念,拒绝承认其他文明存在的客观事实,这是西方文明主导下的现代世界陷入“文明冲突”困境的深层原因。

  作者认为,如果我们以“历史传统-信仰根基”为标准定义文明形态,那么由西方所主导的文明形态可称之为“希腊传统-基督教”文明形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开创的中华文明则可称为“儒家传统-共产主义”文明新形态,它一方面继承了儒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天然的内在包容性),另一方面又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精华,且二者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中深刻地融为一体,在更广泛的价值追求层面产生了深刻共鸣。比如儒家“大同”理想和“天下”观念,便与共产主义理想相结合,焕发出超越现代民族国家思维方式、破除中心主义思维模式和“文明冲突论”观念魔咒的文明潜能。这意味着,指导中国实践的“儒家传统-共产主义”文明新形态,将为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道路选择。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2022年6月刊,原题为《“儒家传统-共产主义”文明新形态——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探索》,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儒家传统-共产主义”文明新形态

——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

  现代探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性质,具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特征,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源流,同时又内涵了现代文明的新要素和新表达。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的、历史的产物,是对以往现代化“旧”道路中呈现出来的人类文明“旧”形态的积极扬弃。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