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战略决断的哲学方法论神韵

2022-09-25 1089 0
作者: 毕京京 来源: “看瞭望”微信公众号

1.jpg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沉雄厚重的哲学方法论是毛泽东战略决断的神韵所在。毛泽东的战略决断,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彩华章,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生动展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本源和成功实践硕果,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统帅艺术的浓墨重彩之笔。

  以坚定信念为精神支柱

  精气神是伟大事业之魂魄,也是战略决断之魂魄。信心催生决心,信念支撑决断。信仰信念是战略决断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毛泽东的战略决断是坚定信仰、革命意志与战略智慧的合金,在战略决断形成时,每临危难有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在战略决断施行中,泰山压顶不弯腰,惊涛骇浪不退缩。毛泽东始终有着实现战略决策、战略目标的坚信、坚持、坚强和坚韧。

  秋收起义失败后,面对挫折,一些同志情绪低落。毛泽东说:“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1947年,蒋介石进攻延安,妄图一举消灭我党中央,消灭不成便赶过黄河,从而在政治上打击我党。毛泽东转战陕北时说道:“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这一重大决策不仅是高超的军事战略,也是建立在理想信念基础之上的伟大气魄。当时,毛泽东化名李得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得胜”和“必成”的名字本身就体现着战胜一切强敌的坚定信心和英雄气概。毛泽东转战陕北时从容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极大地鼓舞了各解放区军民的斗争意志和胜利信心。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历史证明,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战略决断就会坚定有力、果敢刚毅,就能临难不惧、波澜不惊,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以科学理论为正确指导

  战略决断作为战略实践活动,是由战略理论指导的。这是因为,理论的本质是揭示规律。决断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规律,才能科学决断。毛泽东说:“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而要把握规律,必须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深人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艰险而曲折的实践中取得过巨大成功的宝贵经验,也经历过惨痛失败。及时总结经验,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指导,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用以自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毛泽东十分注重和善于总结党的经验,先后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鸿篇巨著,把现实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来分析,及时回答了党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创造性的贡献,为党的战略决断提供了科学指导。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