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由毛主席的“哲学大众化”畅想“中医大众化”
题记:
毛主席提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艾思奇出过一本书,叫作《大众哲学》。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演变成了一个口号和广泛的运动——“哲学大众化”。
毛泽东时代通过500万赤脚医生让中医药这个古老而璀璨的民族瑰宝几千年来第一次真正地走入了千家万户,造福每一个中国人民,让中医药成为真正的“人民医学”。面对今天中医药发展的窘迫局面以及医疗产业化给人民健康带来的种种问题,是时候思考“中医大众化”这个命题了!
几天前,中国中医药报发了一个数据:
“截至2021年末,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73.2万人,比2012年末增长了105%。”
相比十年前,这的确算是一个“喜讯”,但是,这个数字也存在更多让人忧心的地方。
一则由这个数字反推,意味着十年前中医执业医师只有35万;如果再往前十年,2002年中医执业医师只有27万。
二则笔者此前看过另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拥有中医执业医师52.7万,而实际从事临床的数字却可能不足23万;笔者以前讲过带家人去中医医院看中医,却被使用的是全西医手段的例子,也就是说这23万临床中医师里,真正具备中医思维和素养的医生就更是少的可怜!
然而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拥有27.6万中医,而当时的总人口才5亿;而这27.6万可没有拿了资格证书就去搞科研、出书或者下海从事其他行业的“注水中医师”。
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事实上成了一次以围剿中医、消灭中医为主题的会议;在所谓的“中医科学化”口号下,1953年全国审查合格的中医只剩下14000多人,导致中医事业一片萧条。这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度不满,接连发出多项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指示,甚至愤怒地指示“搞不好中医工作,我来当卫生部长!”
终于到1959年,全国中医医生达36.1万人,也是以临床医生为主。
新世纪之初,有人为了掩盖中医执业医生相比50年前不增反减的严峻事实,经常拿出1978年我国只剩24万中医师,意思是其后20多年在稳步(缓慢)增长。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1965年,毛主席又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中医药人才培训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人民公社养活了500万赤脚医生,服务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
按照现代西医的“科学”标准审查,这500万赤脚医生全部都不是医学专科院校毕业的高材生,根本取得不了行医资质。